本文目录

如何看待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一个灵魂净灵,伴佛而生,为爱而活,与诗拥眠的人,一个在梵音的海洋里吟唱爱情的可怜人。

嘉措的可悲之处在于,他的身体不是自己的,灵魂也被掰扯成了几瓣,一瓣给佛,一瓣给爱情,还有一瓣他只能无奈地留给了自己的诗。

嘉措诗清幽空灵,不染尘,自带佛光。虽吟世俗情爱,却处处散发着一股禅韵,这与他骨子里的佛缘是分不开的,或许他前世就是佛家之人,只是转世来到这人间,偏又误拈了一把青丝。

正如自己诗中所言,入布达拉宫嘉措成了雪域最大的王,之前他所处的环境并不禁忌男女之情,他也有心爱的姑娘,而且他的天性也是灵隽且多情善感的。境遇的无奈,爱的求而不得,常使他处于一种焦虑煎熬的痛苦之中。最后,所有积怨化作坊间男女的欢笑,最后如烟散去,却在佛灯下凝结出一句句惊诧世人的诗句。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竟痴迷了这世间无数的男女。
少年的爱情

永远不够用

一杯酒足以了却一件心事

为午后预设的独木桥

在天亮前就被

一个女子梦断了

渐悟也好

顿悟也罢

谁能说清

从刀刃上失踪了多少情人

布达拉宫的日子是嘉措一生中最黑暗的,所幸他还有诗,他的诗是光明的,因为里面有他对爱的期盼,当然也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哀叹,但与黑暗中的嘉措来说却是无限光明的。

嘉措的光明在爱中,在诗中,在爱的相思中,受其苦,却爱其香。或许,仓央嘉措本就是为诗而生的人;又或许,他本就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所以,惊诧间,匆匆来,又匆匆去了!

孽风儿(图片来自网络)

仓央嘉措的生平简介是什么

仓央嘉措的生平简介:

一、早年时期:

1、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出生在藏南门隅达旺纳拉山下的宇松地区邬坚岭一信奉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家庭,自幼随母亲劳动。

2、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此时仓央嘉措已14岁。时年九月,自藏南迎到拉萨,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师,剃发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十月二十五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二、政治冲突:

此时的西藏,政局动荡,政治矛盾已到达了极其尖锐的时期。早在明末清初,黄教为取得西藏统治权,联合蒙古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用武力击败了当时执政西藏的藏巴汗及噶玛噶举派。但和硕特部军队在西藏取得胜利后,黄教与和硕特部实力悬殊,始终不能夺回大权。

三、晚年圆寂:

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坐下打坐,因此圆寂。

仓央嘉措有哪些著名的爱情诗

仓央嘉措经典情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这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为其爱上的一个女子写的情诗之一,他的百首情诗,均是经典。这是其中最有韵味的之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为黄教领袖,后被西藏政教斗争殃及,遭清廷废黜,解送北上,途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于夜色中遁去,不知所终,时年24岁。仓央嘉措在历史的天空如惊鸿一瞥,但他用生命写下的传奇和诗歌却在世代流传。

《 那一日 那一月 那一年 那一生 那一世 那一瞬》仓央嘉措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祈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 垒砌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 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不为轮回 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地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音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一丝信息

那一月 我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 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在途中与你相遇

那一瞬 我飞升成仙 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最好不相见》仓央嘉措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他的爱情诗,情中自有禅,情的最高境界即是佛法的最高境界。

受字数限制,以上供参考。

你喜欢仓央嘉措的理由是什么

直击灵魂的柔软。

喜欢仓央嘉措的理由?

是他的不羁和率性?是他的散淡飘逸的文采?还是他蓦然打开的意象世界?又或者是他那简单和纯粹的词句?……

平复翻涌的心情,我感觉之所以喜欢仓央嘉措,只能是归因于他那能直击灵魂最柔软部分的能力。

读不懂梵文和藏文,汉语和英文的翻译都很精彩,但毕竟少了那么一点点仓央嘉措的语态骨气。我对他的喜欢,除了他的行止,还有他那些诗文表达的意象,以及那些在空气中飘洒飞舞的意象对我的轰击和触动。

平民出身的他,却贵为表面上藏地的至高之王。身缚扎切的他,却穿透权势的诱惑毅然勇敢地走向凡俗。

当年幼的时候,围绕父母,他撒欢在高原藏地,天真烂漫。当命运的光环强加在身,软禁和秘藏中的他,仍然遵循本心勇敢地寻找自我。步入巍巍布达拉宫,繁文缛节之余,他依然能够放下权杖和红衣,如一粒随意的尘埃走入熙来攘往的街市,那里有他的真。当权力的绞杀如一枚异世的毒箭,射中他的时候,他坦然安乐地走向大地的极深之处……

他更像一个自由穿梭在时空中的穿越者,用自己平白简单的言辞打动万千人的心。那是他,走向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阶层不同遭遇的所有人的唯一名片。

不管在红尘俗世中他的生命有多么短暂,但他足够飘逸、足够真实、足够才情四溢、足够传世千载就够了。

他谱写的词句有多好?他创造的意象有多美?抛开他的结构和顿挫之美,他的语气和态度有多惊艳?

像牧歌,牧羊人和草根们,都在海子边和行旅中艾艾传唱。

像经典,那高僧和学者们,都在高庙里和殿堂里细细奉读。

读懂他的人,无论贫穷和富贵,无论鸿儒和白丁,无论东西和南北,这就够了。

原谅我,我在此不能重复他的那些词句,这不是关于诗歌的鉴赏。他的词句,要留给那些真正喜欢他的人去慢慢寻找,慢慢诵读,慢慢体会。

我只是想表达对于仓央嘉措这个人、这个人的词句、这个人词句中表达的那种对世界真感悟的欢喜。

我始终相信,只要身而为人,就会产生爱,爱是人类最温暖最吉祥最可靠的柔软。

仓央嘉措,用他的遭遇、他的词句、他制造的意象,直击我灵魂中的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