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德黑兰会议为什么要选在伊朗召开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于德黑兰会议后的重大战役是
  • 为什么德黑兰会议坚决要求轴心国无条件投降,如果允许有条件投降,不可以减少伤亡吗
  • 在二战中,1941至1943年这段时间,苏德双方是否存在单独媾和的情况

德黑兰会议为什么要选在伊朗召开

本来罗斯福想召开一个美英中苏四国首脑会议。

但是斯大林不愿意和蒋举行会晤,借口是苏联和日本有中立条约,不便参加中美英三国讨论对日作战的讨论。

最后没办法,为了迁就斯大林,不得不把会晤拆分成开罗会晤和德黑兰会晤两场。

而斯大林以苏德战场战事激烈为由,不远离开苏联太远。

而且斯大林还提出不乘坐飞机,以能从苏联陆路抵达为合适。

而1940年,伊朗已经被苏联和英国南北分区占领,伊朗北部苏占区毗邻苏联。

加之伊朗距离埃及也不远,便于罗斯福和丘吉尔会后返回开罗。

所以位于伊朗北部的首都德黑兰被视为最合适的地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于德黑兰会议后的重大战役是

1943年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和政治形势,形势朝着有利于反法西斯阵营的方向转化。但会战结束后如何协调各战场的行动,共同

对法西斯作战,成了摆在反法西斯同盟面前的重要问题。

美、英、苏三国同意举行一次首脑会晤,在苏联的坚持下,第一次“三巨头”会议地点定在了德黑兰,原因是斯大林需要与苏军总参谋部保持直接联系,而连接莫斯科的电话电报线,最远通到德黑兰。11月28日下午4时,三国领导人会议正式开始。经过反复讨论,12月1日,三国达成协议:在1944年 5月,英、美将实行“霸王,,战役并进攻法国的南部,开辟第二战场;斯大林答应同时发动攻势,阻止东线德军西调。苏联还准备在打败德军后,对日本宣战。

德黑兰会议具有积极的作用,它有力地巩固了反法西斯同盟。

为什么德黑兰会议坚决要求轴心国无条件投降,如果允许有条件投降,不可以减少伤亡吗

法西斯主义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大规模屠杀,日本对中国老百姓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杀光烧光抢光。

这种行为在世界历史上的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一种反人类,反世界的行为。这是能被世界各国和全世界人民接受的行为。

面对这样的法西斯主义,哪怕是付出再大的牺牲,你要消灭它们。如果让他们附带条件投降。法西斯主义会幸存下来。这很可能会成为第3次世界大战的火种。

也知道第1次世界大战跟第2次世界大战,但是德国挑起。所以盟军对德国非常的忌惮。

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盟军最终决定,只能接受无条件投降,否则就战斗到底。

更何况德黑兰会议的时候,盟军取得了节节胜利。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中国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都已经是处于优势地位。

如果继续打下去,盟军必然可以赢得胜利。轴心国的失败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二战中,1941至1943年这段时间,苏德双方是否存在单独媾和的情况

最早指出斯大林有媾和意愿的是1956年苏共20大赫鲁晓夫,他指责斯大林在1941年7—11月间三次欲效仿列宁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合约》向德国人提出停战谈判是种背叛党和国家行为,举世震惊,但赫鲁晓夫自己也仅听死无对证的贝利亚所言,无确切人证物证支持。

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1941年7月斯大林通过莫洛托夫请保加利亚驻苏大使伊万·斯塔米诺夫以调停人身份,向希特勒传达谈判企图,保加利亚大使予以拒绝:“即使你们撤退到乌拉尔一带,你们仍将取得战争最后胜利!”战后其人否认自己说过类似的话。苏联解体后,原内务部第一局副局长巴维尔·苏多普拉托夫在其回忆录中,明言斯大林并未和德国就割让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摩尔达维亚、卡累利阿地峡等地区进行实质性商谈,仅是由他实施的通过保加利亚大使散布的以争取时间为目的的战略欺骗行为,保加利亚大使不愿担任中间人角色,此事不了了之。

号称二十世纪克劳塞维茨的英国人利德尔哈特在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则写到“(1943年)6月间,莫洛托夫曾与里宾特洛甫在基洛夫格勒会晤,双方商谈结束战争的可能性。依照当时以技术顾问身份列席的德国军官们所提供的证据,里宾特洛甫曾提出和平条件之一即为苏联未来的国境应以第聂伯河为限,而莫洛托夫则坚持必须恢复原有界线。由于双方意见相距太远,谈判遂无结果,接着消息泄露使西方国家也有所风闻,双方又再度兵戎相见。”这或许从另一层面上能解释希特勒一再推迟堡垒行动时间的原因。

一直到43年11月的德黑兰会议,斯大林才向罗斯福和丘吉尔承诺不与德国单独媾和,而对1月初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罗斯福提出德国应无条件投降,斯大林是持保留态度的。

而德国一方,里宾特洛甫和戈林等一些政军高层开始就反对对苏战争,希特勒自己1941年8月18日会见戈培尔时也言道希望和斯大林议和,或许这种思想使他21日确定南下转向乌克兰命令。同样的话11月19日对哈尔德也提到,因为“交战国双方都无法消灭对方”。希特勒心中可能对对苏战争前景悲观,希求以战迫和,而不是最初的消灭布尔什维克政权。无论对后备军司令弗洛姆、军备和军需部长弗里兹·托特的尽快议和,以政治手段结束战争的言辞,希特勒都洗耳恭听而不加驳斥,他的心目中存在的是以何种条件与斯大林实现德国利益最大化的和平!这能解释他对里宾特洛甫和戈培尔直到45年4月依然幻想通过苏联驻瑞典大使馆传达信息听之任之。

世间传闻甚多,唯一官方文件是1943年11月12日苏外长莫洛托夫向美驻苏大使埃夫里尔·哈里曼递交一份备忘录,证实德国一与里宾特洛甫关系密切的企业家团体代表与苏驻瑞典大使馆接触,苏大使馆人员予以拒绝,未有进一步的任何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