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温水青蛙”效应

“温水煮青蛙”效应是是量变到质变,就是说数量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导致本质的变化。寓意是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人的成功与失败、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在优越的环境中也要随时保持警惕。

“煮蛙效应(或温水煮青蛙)源于一只青蛙被慢慢煮死的故事。其论述为如果将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跳出来,但如果将它放进冷水中慢慢加热,将会察觉不到危险而被煮死,这个故事经常被用来比喻人们不能或不愿注意逐渐产生的威胁或对此作出反应。

扩展资料:

寓意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通常用以比喻告诫人们要注意逐渐产生的变化,免得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它被视为滑坡谬误的一类论据说法,作为对蔓延常态的警示。

它也被用于商业上以加强需要逐渐接受变化的观念。相反,“温水煮青蛙综合症”这个描述有时会被用来作为维持现状的阴谋陷阱的简略表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温水煮青蛙

温水煮青蛙是什么意思请亲们帮我一下,本人感激不尽!谢谢大家了.

“温水煮青蛙”意思是:如果将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跳出来,但如果将它放进冷水中慢慢加热,将会察觉不到危险而被煮死,比喻人们不能或不愿注意逐渐产生的威胁或对此作出反应。

“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40摄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

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每分钟上升0.2摄氏度),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扩展资料

寓意:

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

相关引用:

这个故事被多次引用被用来说明广泛不同的观点。例如:在1960年冷战时期对苏联的同情;1980年关于生存主义者认为文明将会崩溃;在20世纪90年代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停止家庭暴力。它也被自由主义者用以警告公民权利被缓慢侵蚀。

在1996年小说B的故事中,环保作家丹尼尔·奎因用了一个章节使用温水煮青蛙作为比喻来描写人类历史,人口增长和粮食过剩。在1997年灾难电影烈焰狂峰中皮尔斯·布鲁斯南饰演的哈利·道尔顿(Harry Dalton)在参考积累的火山复苏的征兆分析时提到了这个效应。

阿尔·戈尔在一期纽约时报使用一版社论对页版刊登这个故事,在他的演讲和2006年电影难以忽视的真相中用这个故事来描述对全球变暖的无知,在电影中青蛙在受到伤害之前获救。此引用被作家兼导演乔恩·库克西在他2010年喜剧纪录片的名称如何煮青蛙参照讽刺。

克里斯托弗·布鲁克迈尔(Christopher Brookmyre)使用“煮青蛙(Boiling a Frog)”作为他小说的标题,小说使用使用逐渐加深的政治腐败作为背景以达到恐怖的效果。

温水煮青蛙歇后语是什么意思

温水煮青蛙——慢慢加火;温水煮青蛙——不冷不热;温水煮青蛙——看你能跳多久。

寓意:

1、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

2、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

3、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的。

扩展资料

这个故事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无懈可击,谁也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本人也是如此。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一位女生物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做了一次这样的实验:同学们两三位一组,分配一个容器和一只青蛙,温火加热,使水温缓缓升高,以符合“温水煮青蛙”的基本条件。

同学们激动而焦急地看着显示水温的温度计和容器中的青蛙。当温度缓步升到60度时,开始有青蛙跳出。水温到65度的时候,所有容器中的青蛙一个不落地全部跳出来了。女生物老师说:“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度后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

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你们要记住,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温水煮青蛙”的实验不难做,但所有的人宁肯直接引用“温水煮青蛙”典故去论证从量变到质变的顺理成章,也不愿意去做任何一点质疑,也包括我自己,至少在听到这个故事以前,我和人们一起认为,青蛙就是那么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水煮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