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杭州灵隐寺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 南京鸡鸣寺因“霉运”上热搜一文看懂寺庙的正确打开方式
  • 泉州南少林寺的诗句
  • 护国仁王禅寺的尺八绝唱
  • 百丈竿头成语故事
  • “一悟开南宗 众生皆成佛”—-拜谒六祖道场南华禅寺

杭州灵隐寺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灵隐寺( Lingyin Temple),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同时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的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灵隐寺的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天的杭州),见有一座山峰就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遂在飞来峰下卓锡建寺,连建五刹:灵隐、灵山、灵峰、永福、下天竺(另有一说为:灵鹫、灵隐、灵山、灵峰、灵顺)。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也有一种传说灵隐寺原来叫“灵鹰寺”。始建于唐初。在1400多年以前,今秦岭湾门前,有一座笔架山,笔架山左侧,是块凤凰朝阳地。原先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后有一吴姓僧人在山后住,打柴种地为生。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有一天,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灵隐寺落下。吴僧望空向南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吴僧人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鹰寺”。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灵鹰寺香火兴旺,庙宇初具规模。传至碧钵和尚时,寺内有僧人一百多人,耕地两百多亩,牛十余头,水井十多口,影响到上五府、下八县。唐朝贞观年间,有一天,碧钵大师在寺内说法,大将军尉迟恭受朝廷委派前来平叛剿匪,路过此寺,见寺庙巍峨庄严,井井有条,特进庙朝拜神圣,祈祷此去如能平妖剿匪,定禀告皇上拨款重修庙宇。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

南京鸡鸣寺因“霉运”上热搜一文看懂寺庙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几天,南京鸡鸣寺忽然就上了热搜。

点进去一看,原来是网友们在吐槽自己去过鸡鸣寺后的神奇经历——有说灵验的,说自己去庙里诚心拜过之后,心想事成。

还有吐槽自己倒霉经历的,从鸡鸣寺出来之后,不仅愿望没有实现,反而“霉运当头”。

在网友们的热情讨论之中,小艺一眼看到了一条角度清奇的微博:

到底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霉运”的呢?小艺也不知道。但是,佛教寺庙的建筑传承千年,不同的殿宇之间也各有讲究。有朋友因此而抱怨:“去寺里的时候,啥也不懂。去的哪里,拜的是谁都不知道。”

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样一份佛寺参观简易指南,以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为例,结合其他 汉传佛教寺庙 ,带你了解汉传佛教寺庙的典型配置,教你如何才能正确参拜一家寺庙。

当然,既然是典型配置,就不能一概而论。 千座寺院千种风情 。纵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但是,受限于每座寺庙所在的地域、所传祖师以及经营情况的不同,寺院的制式也是各有特色。

01

佛寺基本配置:伽蓝七堂

最早的时候,塔作为佛陀的化身,是佛教徒们的圣地。因此,早期的寺庙建筑是以塔为中心的。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佛教寺庙的修建受到了中国本土建筑流派的影响越来越深,从以塔为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以殿堂为中心。

到了唐宋时期,兴盛的佛教信仰让寺庙的修建迎来了一波高潮,逐渐发展出一种规范建筑形式—— 伽蓝七堂 。但是,这并不是一种必须遵守的规范。佛寺所尊宗派不同,七堂的组成也会不同。

普遍意义上的七堂伽蓝主要是指 山门、佛殿、法堂、方丈、斋房、浴室、东司(也就是厕所) 。其中,佛殿是泛指,根据其中供奉的佛像或者菩萨像区分出不同的殿堂。伽蓝七堂制禅院一般以殿为中心,主要建筑 以中轴线 贯穿整个佛寺,中轴线左右两旁对称。

但是,并不是说寺庙里只有这些建筑,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算是基本配置。如果再缩减,像一些小庙中只有一座殿堂,左右配殿都住人的,只能算是“庵”了。

一座寺庙中,除了基本配置,还会包括法堂、佛塔、藏经阁等建筑,并且穿插建立牌坊、香炉、回廊等。 简而言之,佛寺重要建筑置于寺内中央部分成一直线排列,而配殿及其他附属设施则置于中轴线两旁。

02

如何参观一座佛寺

入庙第一站——山门

金刚力士护佛法

参观一座寺庙,最好是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参观。而我们走近一座寺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山门。

山门是一座寺庙的门面,由三道门组成,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佛教把这座门称作“三解脱门”, 即中门“空门”、东门“无相门”、西门“无作门” ,取入内三解脱之意。 有的寺院有的仅有一门,也可称为“三门”

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如果位置不够,至少把中间的一座盖成殿堂。叫作 “山门殿” “三门殿”, 走入其中,最先看到的就是金刚力士像。

在佛教传说中,金刚力士是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护法神,原本只有 一尊 ,但是受中国传统对称思想的影响,金刚力士便一分为二,在山门殿中左右护持。

既然是护法神,力士像的表情就不能太过温柔,往往面目狰狞,做忿怒相。 左像怒颜张口,右像忿颜闭口 。民间根据他们的口型,也管他们叫 “哼哈二将”

Tips:

进入佛寺时,一般有不走中门的讲究。这与我们进入祠堂的要求类似,是为了表达谦卑。不过也有说法是因为中门是空门,只有已经出家的僧人才能走这道门。

至于门槛不能踩的讲究,也是与约定俗成有关。《礼记》有言:“大夫士出入君门,不践阈。”意思就是说去别人家做客,千万不要用脚踩人家的门槛。毕竟是木质的,踩来踩去太容易坏了。

钟楼和鼓楼

钟鼓之声相闻

进入山门,便在两旁见到钟楼和鼓楼, 左为钟楼,右为鼓楼 ,放置着寺中最大的钟鼓。

寺中讲究 “晨钟暮鼓” ,即早晨先击钟,以鼓应之;晚上先击鼓,以钟应之。按时敲钟击鼓,早晚各一百零八通, 用以报时,也用来警醒僧众

Tips:

寺院的钟鼓不能乱敲,因为每一次寺院敲钟都代表着一定的意义。乱敲的话不仅会损害寺庙财物,也会对僧众的修行造成影响。

天王殿

进门弥勒出韦驮,四大天王镇四方

白马寺中的天王殿位于正门与大雄殿之间,里面供奉着明代的夹纻弥勒像、泥塑四大天王像和韦驮天像等。这也是天王殿供奉的一般配置。

我们常见的弥勒,都是袒胸露腹,手持布袋的形象,我们也已经习惯了称呼他为弥勒佛。但是你知道吗?天王殿中的弥勒,其实并不是佛。

弥勒虽然被我们称作弥勒佛,但事实上,在佛教教义中,弥勒还只是菩萨果位,以佛的身份出现也只能是在三世佛当中。

因此,天王殿中的弥勒还是菩萨,若是着菩萨装,便是 “天冠弥勒” 。而我们常见的“大肚弥勒”,实际上源自五代时期一位癫僧,在宋元时期才流行起来,算得上是十分中国化的弥勒了。

绕过弥勒,回头一望,便能看到这尊与弥勒隔板而立的韦驮菩萨。韦驮天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护法神,身着金甲金冠,手持宝杵,面向大雄宝殿,降魔伏鬼,保护佛法。

天王殿两边供奉四大天王,早期的四天王天经过历代的演变,形象和意义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Tips:

一些小寺会将山门殿和天王殿并为一处,此时,四大天王像可能会和金刚力士像一起供奉。但中间供奉的弥勒和韦驮却已经约定俗成。

进门时先拜弥勒菩萨,求合家平安;最后出门拜韦驮菩萨,求家宅平安、出入平安。

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最早的“财神爷”,同时,也是佛教传说中,哪吒的的父亲。

正殿

佛祖坐正中

正殿中,最常见的是 大雄宝殿

作为目前佛教建筑中最重要的一栋建筑,大雄宝殿一般是整个寺院中最大的建筑,殿中的各类家具陈设也是最为华美庄严,宝盖、宝幢、宝幡等一应俱全。佛前还有各类供具,以供养佛与菩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宗派的不同,佛殿中供奉的主尊数量都有变化, 有一、三、五、七四种情况。

一尊佛

供一尊佛,主位上大多是释迦摩尼,左右胁侍或是两大弟子阿难迦叶,或是两大菩萨文殊普贤。白马寺的大佛殿中供奉的就是释迦摩尼,左右还有文殊、普贤二菩萨和迦叶、阿难二弟子等造像。

三尊佛

供三尊佛为主尊的,叫做 三佛同殿 ,主要有横三世佛、竖三世佛和三法身几种,其他的排列十分少见,不做赘述。

“横三世佛”,又名 “三方佛” ,是以 空间 为区分,意指三佛居于三方不同空间世界,由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组成。其中, 释迦牟尼佛,双手仰掌平置于腹前,药师佛持塔或持药丸,阿弥陀佛持莲花。 白马寺大雄殿供的就是横三世佛。

另一种是竖三世佛,又称 “三时佛” ,从 时间 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正中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佛,即燃灯佛,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

五尊佛

五佛同堂的 多见于宋辽时期 佛寺,是由 密宗 发展而来。五尊大佛中,正中供奉的是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 ,汉译 大日如来 ,为佛教密宗的最高神祇。列在两旁的,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不空成就佛。

七尊佛

有些寺院还供奉 过去七佛 ,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彼此接续,是离现世最近的七位佛

除佛像外,大殿左右二壁塑 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 ,以展示佛祖讲经说法的盛景。佛坛背后供一菩萨像,多为 观音或文殊

Tips:

佛殿是供奉佛祖的地方,所需要求也最多。总结下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注意衣装整洁,不要大声喧哗。

(2)供台上的水果、花烛,都是不能动的,也不要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放上去哦

(3)在佛殿中直视佛像在一些居士眼中是不恭敬的,可以在殿外看。

(4)有的寺庙不允许拍照,拍照前要注意是否有标识,或询问法师。就算允许了,也注意不要开闪光灯哦

配殿和前后殿

其他的佛与菩萨

一般说来,离开天王殿后就会看到大殿了。不过,根据寺院主题的不同,会在左右配殿或旁侧小院里设立 观音殿、文殊殿、地藏殿、伽蓝殿 等专供殿堂。其中,伽蓝殿供奉佛教发展 历史 上有“大功德”的人物。祖师殿则多见于禅宗,用以供奉本流派的祖师。

而正殿的前后,也会根据寺庙需要设立其他的殿堂,以供奉其他的佛像。像白马寺的大雄殿之后,就有 接引殿、毗卢阁等其他殿堂

在这些殿堂中,净土宗会供 西方三圣 ,即手持莲花或捏接引咒的阿弥陀佛,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华严宗则供 华严三圣 ,左右胁侍是文殊普贤,主佛像换成了毗卢遮那佛,头戴毗卢帽;还有供 东方三圣 的,主佛像是东方琉璃药师王佛,手持宝塔,胁侍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经幢、佛塔与塔林

不同于其他佛教建筑中,塔位于佛殿的后方或者干脆在后山,白马寺的齐云塔位于大雄宝殿右边,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是 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遗存之一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其弟子为纪念他,各自建塔以保存或埋葬他的“舍利”。也就是说, 最早的时候,塔属于坟冢的性质 。早期还没有佛像时,佛教徒们常常 顺时针绕塔修行。 因此,早期的佛教建筑是以塔为中心的。

塔传入中国后,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不管塔中是否埋有舍利,统统都被称为舍利塔。而佛寺的中心也由塔转为了殿堂。但是,塔的原本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许多寺庙中的塔林,便是高僧的墓园。 电影里为渲染气氛,常常让和尚将敌人引入塔林,上下翻飞,实在是贻笑大方。

经幢 是佛教石刻中的一种。唐代中期佛教密宗传入中土,僧侣们起先将佛经或佛像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改为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故称经幢。

Tips:

绕塔礼拜,以顺时针右绕为宜,也就是佛塔始终在自己的右边。这是表达对佛的赞颂。

法堂与藏经阁

顾名思义,法堂就是佛教讲经说法的地方,相当于讲堂。一般位于佛殿的后方,方丈的前方。 一般出现在禅宗寺院,显示它“其教外传”的宗旨 。而藏经阁就是存放佛家典籍的地方,位于 整个佛教建筑体系的最后方

白马寺的藏经阁内供奉着泰国佛教界赠送给白马寺的中华古佛,收藏有龙藏经、中华大藏经、日本大藏经、西藏大藏经、敦煌大藏经等10余种藏经。

Tips:

如果正好碰见法堂中有师父在说法,一定要记得保持肃静,也不要随意穿梭其中,到处拍照,是很不尊敬的行为。

对于一些大型寺庙,还有一些如 僧寮、受戒坛、方丈殿 之类的建筑,除了在一些寺院里方丈殿位于中轴线上之外,其他的建筑或在寺院两侧,或位于寺外,都是望名知义又不可轻入者,就不多赘述了。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坐落在山川老林之间的佛寺,庭院重重叠叠,凝聚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丛林掩映下,在山上蔓延的隽永禅意。因此,去寺庙里看一看,也是很多人休闲时刻的一大选择。

去寺庙里参拜时,不如带上这一份指南,对于寺庙怎么逛的问题,我们的心里一定更有底了。

参考文献:

白化文. 《汉化佛教与佛寺》. 北京出版社

周思瑶. 佛教文化空间中的中轴线设计研究.东南大学,2017.

陈迟. 明清四大佛教名山的形成及寺院 历史 变迁.清华大学,2014.

曹如姬. 山西五台山寺庙建筑布局及空间组织.太原理工大学,2005.

李桂红.中国汉传佛寺建筑与佛教传播初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 科学版),2002(S4):235-237.

-END-

艺旅文化 落露

泉州南少林寺的诗句

1. 关于泉州南少林寺诗句
关于泉州南少林寺诗句 1. 对泉州南少林寺的描写
泉州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也称南少林寺,位于泉州清源山余脉东岳山下。

据清蔡永蒹《西山杂志》转引唐《闽中记》云:“天坛傍少林寺,智空禅师拜会王太守,立于天坛。”,可知唐代泉州少林寺的中心位于东岳山“天坛”之旁。

天坛遗址仍存,即位于现存“东岳行宫”前面20米处。天坛之旁,南少林寺遗址仍依稀可辨。

泉州南少林寺是一个庞大建筑群体,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现存的东禅少林寺仅是泉州南少林寺的一小部分。

在东岳山脚的村庄内,原江夏侯周德兴“剪刀剪芙蓉”穴的坟墓稍东,旁通往福州的古大道,仍有一地名叫“山门”,位于天坛东侧约一里。这便是少林寺的山门。

过山门有一条山沟,流水潺潺,名叫“洗脚坑”,传说进少林寺须先在此洗脚,以示清净与虔诚。沿山门而上,可见一片开阔地,是少林寺庞大建筑群遗址,在上世纪70年代辟为“打靶场”。

当年辟建靶场时,曾发现古井和古建筑群体墙基遗址。 自唐龙朔元年(661)前后,“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诏焚少林寺”,一千一百年间,泉州少林寺经历了三兴三废的历程。

少林寺三次被毁 一、始建于龙朔,废于天佑 清蔡永蒹《西山杂志》转引唐《闽中记》云:唐龙朔元年(661年)以前,“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凡十三落。”“少林寺十三进,周墙三丈,陇田百顷,树林茂郁。”

“天坛傍少林寺,智空禅师拜会王太守,立于天坛。” 智空(字道广)系救唐王闻名的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其入闽,为闽武僧之始,传十二门徒,有力能擒虎、善挟千斤之鼎者,有能执千斤之弩、能舞百节链锤、飞行迅速者…… 《闽中记》又说:唐天佑元年(907),“少林寺反王审知附梁,被毁”。

南宋施梦说《东鲁诗集》也说:“少林寺宇筑清源,十进山门万丈垣;百亩田圆三岭地,千僧技击反王藩。” “王藩”即指闽王王审知。

王审知毁泉州南少林寺,是该寺的第一次被毁。 二、兴于太平兴国,废于至元 《西山杂志》载,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诏修泉州南少林寺。

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的第二次兴起。北宋刘昌言诗:“遗迹清源兴国建,泉南到处少林风。”

兴国即宋太宗太平兴国年号(976—983)。惠安县东桥镇东湖村保存的张氏族谱复印件载:“仕志,字法义,以石雕名世,工巧绝伦,如泉州少林寺门前之石狮子……”张仕志是宋代人张仕逊的胞弟,说明他参与了宋朝泉州少林寺门前石狮子的雕刻。

北宋文献记载,少林寺有山门、大雄宝殿、法堂、达摩祖师堂、十三堂、罗汉堂、玄女堂、藏经阁、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其他配套设施,占地400亩。2002年复建天王殿时,从地下挖掘出石制寺庙构件40多件,其中塔座1个、塔盖1个、与承天寺应庚塔相似的塔刹7个、石帽4个、柱础4块、石柱6根等,保存完整的直径达1米的榫石就有20块,体现出当时寺庙建筑的宏大规模。

还从现场发掘出大量的瓦片和瓦盖。专家推测,这些构件极有可能是唐宋时期泉州少林寺的建筑构件。

唐、宋鼎盛时期,寺内曾住有武僧数千人。 《西山杂志·统志》又载:“宋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清源少林寺千僧反蒲寿庚之降元。

少林寺长老元妙……俗称赵孟良……(元兵)追至少林寺……先行奇握温斯也,凶残成性,挥令冲少林寺,激起千僧之愤也。刀光剑影,以一当十,元兵尸横清源城东,枕骸遍野。

唆都至,发矢,千僧毙焉,存者百人……亡入德化(戴云寺)。”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第二次被毁。

明中期,安溪富翁兼善人李森(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出钱购买东岳山大片荒地作为义冢用地,供泉州人免费埋葬尸骸。这些义冢用地,似乎也是少林寺南宋末千僧抗元后被毁的荒地三、兴于洪武,废于乾隆 《西山杂志》:明洪武十年(1377年),玄妙观法本(宋末千僧抗元之后逃至德化的少林寺僧人,高龄百三十有五)劝募州官黄中立“疏奏朝廷,敕修少林寺。”

僧人传技击于泉南。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的第三次兴起。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载:“镇国东禅寺在仁风外东湖畔……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后废。僧人修其旧址十分之一,兼祀知县彭国光,以彭曾为僧复寺田也”。

嵩山少林寺德虔法师《少林武僧志》(北京体院出版社,1988年)称:“《少林寺内传》载,垣然和尚武功超群,受到(明)嘉靖皇帝(1522—1566年在位)的嘉奖。当年垣然和尚的高足月空法师曾受命带领30多个打出山门的武僧,到福建泉州平倭立功,并在那里建立一座南少林寺,做了该寺的方丈。”

可知北少林寺的《少林寺内传》明确记载明代泉州有个南少林寺,至于说是新建,则为误传。时至今日,闽南仍流传着北少林武僧平倭的故事。

清乾隆年间,乾隆下江南,担心南少林武僧与郑成功(参见《泉州人名录·郑成功》)的党羽勾结,“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秋诏焚少林寺……从兹无复敢修者。”部分寺僧避于南安一片寺。

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第三次被毁。 火烧少林寺之后,少林寺和尚至善法师避祸民间,继续招收少林弟子,反清复明。

至善、洪熙官及其弟子传至广东。
2. 对泉州南少林寺的描写
泉州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也称南少林寺,位于泉州清源山余脉东岳山下。

据清蔡永蒹《西山杂志》转引唐《闽中记》云:“天坛傍少林寺,智空禅师拜会王太守,立于天坛。”,可知唐代泉州少林寺的中心位于东岳山“天坛”之旁。

天坛遗址仍存,即位于现存“东岳行宫”前面20米处。天坛之旁,南少林寺遗址仍依稀可辨。

泉州南少林寺是一个庞大建筑群体,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现存的东禅少林寺仅是泉州南少林寺的一小部分。

在东岳山脚的村庄内,原江夏侯周德兴“剪刀剪芙蓉”穴的坟墓稍东,旁通往福州的古大道,仍有一地名叫“山门”,位于天坛东侧约一里。这便是少林寺的山门。

过山门有一条山沟,流水潺潺,名叫“洗脚坑”,传说进少林寺须先在此洗脚,以示清净与虔诚。沿山门而上,可见一片开阔地,是少林寺庞大建筑群遗址,在上世纪70年代辟为“打靶场”。

当年辟建靶场时,曾发现古井和古建筑群体墙基遗址。 自唐龙朔元年(661)前后,“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诏焚少林寺”,一千一百年间,泉州少林寺经历了三兴三废的历程。

少林寺三次被毁 一、始建于龙朔,废于天佑 清蔡永蒹《西山杂志》转引唐《闽中记》云:唐龙朔元年(661年)以前,“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凡十三落。”“少林寺十三进,周墙三丈,陇田百顷,树林茂郁。”

“天坛傍少林寺,智空禅师拜会王太守,立于天坛。” 智空(字道广)系救唐王闻名的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其入闽,为闽武僧之始,传十二门徒,有力能擒虎、善挟千斤之鼎者,有能执千斤之弩、能舞百节链锤、飞行迅速者…… 《闽中记》又说:唐天佑元年(907),“少林寺反王审知附梁,被毁”。

南宋施梦说《东鲁诗集》也说:“少林寺宇筑清源,十进山门万丈垣;百亩田圆三岭地,千僧技击反王藩。” “王藩”即指闽王王审知。

王审知毁泉州南少林寺,是该寺的第一次被毁。 二、兴于太平兴国,废于至元 《西山杂志》载,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诏修泉州南少林寺。

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的第二次兴起。北宋刘昌言诗:“遗迹清源兴国建,泉南到处少林风。”

兴国即宋太宗太平兴国年号(976—983)。惠安县东桥镇东湖村保存的张氏族谱复印件载:“仕志,字法义,以石雕名世,工巧绝伦,如泉州少林寺门前之石狮子……”张仕志是宋代人张仕逊的胞弟,说明他参与了宋朝泉州少林寺门前石狮子的雕刻。

北宋文献记载,少林寺有山门、大雄宝殿、法堂、达摩祖师堂、十三堂、罗汉堂、玄女堂、藏经阁、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其他配套设施,占地400亩。2002年复建天王殿时,从地下挖掘出石制寺庙构件40多件,其中塔座1个、塔盖1个、与承天寺应庚塔相似的塔刹7个、石帽4个、柱础4块、石柱6根等,保存完整的直径达1米的榫石就有20块,体现出当时寺庙建筑的宏大规模。

还从现场发掘出大量的瓦片和瓦盖。专家推测,这些构件极有可能是唐宋时期泉州少林寺的建筑构件。

唐、宋鼎盛时期,寺内曾住有武僧数千人。 《西山杂志·统志》又载:“宋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清源少林寺千僧反蒲寿庚之降元。

少林寺长老元妙……俗称赵孟良……(元兵)追至少林寺……先行奇握温斯也,凶残成性,挥令冲少林寺,激起千僧之愤也。刀光剑影,以一当十,元兵尸横清源城东,枕骸遍野。

唆都至,发矢,千僧毙焉,存者百人……亡入德化(戴云寺)。”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第二次被毁。

明中期,安溪富翁兼善人李森(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出钱购买东岳山大片荒地作为义冢用地,供泉州人免费埋葬尸骸。这些义冢用地,似乎也是少林寺南宋末千僧抗元后被毁的荒地 三、兴于洪武,废于乾隆 《西山杂志》:明洪武十年(1377年),玄妙观法本(宋末千僧抗元之后逃至德化的少林寺僧人,高龄百三十有五)劝募州官黄中立“疏奏朝廷,敕修少林寺。”

僧人传技击于泉南。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的第三次兴起。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载:“镇国东禅寺在仁风外东湖畔……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后废。僧人修其旧址十分之一,兼祀知县彭国光,以彭曾为僧复寺田也”。

嵩山少林寺德虔法师《少林武僧志》(北京体院出版社,1988年)称:“《少林寺内传》载,垣然和尚武功超群,受到(明)嘉靖皇帝(1522—1566年在位)的嘉奖。当年垣然和尚的高足月空法师曾受命带领30多个打出山门的武僧,到福建泉州平倭立功,并在那里建立一座南少林寺,做了该寺的方丈。”

可知北少林寺的《少林寺内传》明确记载明代泉州有个南少林寺,至于说是新建,则为误传。时至今日,闽南仍流传着北少林武僧平倭的故事。

清乾隆年间,乾隆下江南,担心南少林武僧与郑成功(参见《泉州人名录·郑成功》)的党羽勾结,“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秋诏焚少林寺……从兹无复敢修者。”部分寺僧避于南安一片寺。

此为泉州南少林寺第三次被毁。 火烧少林寺之后,少林寺和尚至善法师避祸民间,继续招收少林弟子,反清复明。

至善、洪熙官及。
3. 泉州南少林寺
据泉州少林寺释常定监院介绍,泉州少林寺,亦称南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据清代晋江某学者撰于嘉庆年间的“西山杂志”载,相传为唐初嵩山少林寺武僧十三空之智空入闽所建。

中国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誉。而少林之中,又分南北,世传“天下少林有二,一在中州,一在闽中。”南北少林同源一宗。北以嵩山少林为正宗,南以泉州少林为代表,南北少林,相互辉映,齐誉于天下。

泉州少林寺,建于唐,址在清源山之东岳山麓,素为我国南禅及南少林武术之中心,声名远播,影响深广。自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一千多年来的文献文物以及史料,凿凿可证。

南北少林分开则是因为中国的佛教是以禅宗为主,在五祖宏忍之前禅宗的教义是讲究渐悟的,但到了宏忍的上座弟子神秀和六祖惠能时就在教义方面产生了分歧。因此禅宗就被分为南宗禅和北宗禅,以惠能为代表的南宗禅讲究顿悟,不拘于形式逐渐替代了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禅,被绝大多数佛教信徒所接受。今天所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由南宗禅的教义演化而来的。那个曾被人们引用多次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典故也是这场南北分歧的明证。

中国目前最正宗的是北域河南嵩山少林寺,其成就以及世界影响力较大.
4. 泉州南少林寺的东禅少林寺
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位于泉州泉州东门仁风街东禅村凤山,是南少林庞大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晋江县志·镇国东禅寺》记文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镇国东禅寺》载:

“镇国东禅寺,在仁风门外东湖畔。

唐·乾符(874—879年)中,郡人郭皎、卓怿建,僧齐固者居之。

广明元年(880年)赐今名(镇国东禅寺)。

(南)宋·德祐(1275—1276年)、元·至正(1341—1368年)(县志作至元)两遭火,寻复建。

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后废。

僧人修其旧址十之一,兼祀知县彭国光,以彭曾为僧复寺田也。” 唐·乾符间(874—879年)郡人郭皎、卓怿所建,僧齐固居之。广明元年 (880年)赐名镇国东禅寺,为泉州少林寺之一,又称东禅少林寺。据史载,乾隆二十八年秋诏焚少林寺后,泉郡董事会于咸丰年间在少林寺遗址上重建的纪念性小寺,它只是历史上三兴三废的南少林寺之一的小部分遗存,与古少林寺的规模不可比拟。

现“东禅少林寺”,是泉州文物部门按照旧址遗留下来的唐代构件,于1992年重新修建的。当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其题“东禅少林寺”匾额。寺内,还有部分保存完整的唐代柱础、墙体,以及至今仍能打出清水的少林古井。 寺的周围,还散有古代的大石槽、练武的石板凳、金刚池、刣狗池等,现已被建为东湖新村了。

已故的泉州文史界专家陈泗东认为:“东禅寺有两个名称,一是正式的,名为镇国东禅寺,……另一个是俗称,叫少林寺。”(见陈泗东《泉州少林史迹考》)东禅寺即南少林的说法在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始建时原称“护安功德院”。

据《武荣傅氏宗谱》 收录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十二月积溪尉杨拯文撰的《扑射招讨公泉州护安功德院记》载:

唐·僖宗朝,傅实官拜威武军节度招讨使,甚得唐僖宗器重,命他入闽辅助赵国公镇八闽。傅实临行前,僖宗亲将一幅唐太宗的御像赐给傅实,以示恩宠。傅实到泉州后,整饬吏治,鼓励耕织,安置游民,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泉人称善。皇帝晋封傅实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敕赐银青绥,后来傅氏自称“银青传芳”,即肇源于此。(参见《泉州人名录·傅实》)

傅实受封后,择凤山南麓兴建府第。文载,该地在“郡之郊东,俯郊之翌,揖照湖湄,坐抵林秀,沧溟一盼,阡陌四冲。”

五年后,妙逢禅师在泉州一带弘法,有意筹建护安功德院,看中傅实的尚书第。他对傅实说,宅第所处之地,虽风景优美,但形势险要,扼泉城之入口,乃兵家必争之地。若在此兴建禅院,可防挡北方南来之寇,使泉城免遭战乱之苦。请以社稷及百姓安宁为重,易地另建贵第。傅实慨然应允。

后傅实在武荣州(即今丰州)莲花峰下,另建尚书第。傅实的子孙便定居于此,蕃衍生息,蔚成大族,即今日丰州桃源傅姓。以后并兴建祠堂,奉傅实为开基始祖。

当傅实建好新府第后,妙应禅师就将傅实尚书第改建为护安功德院。护安功德院有五堂一殿。文载:“曰法,曰祖师,曰十三,曰罗汉,曰玄女,其堂五焉”(即法堂、达摩祖师堂、十三武僧堂、罗汉堂、玄女堂);一殿即大雄宝殿。此外还有庑廊、厨库等附属建筑,俨然一大丛林。此后改称东禅寺,即东禅少林寺之前身。

今南拳尚有罗汉拳、玄女拳诸名目,则护安功德院应为少林寺之一部分,当属事实。
5. 泉州南少林寺的介绍
近代著名少林学者唐豪《少林拳术秘诀考证》(1941年上海国术协进会本)载:“真少林共七个,一个在登封(河南),一个在和林(今蒙古),一个在蓟州(河北),一个在长安(陕西),一个在太原(山西),一个在洛阳(河南),一个在泉州(福建)。拥有最多赞同者的还有莆田市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莆田南少林寺,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大师,赠送了“南少林寺就在福建莆田九莲山下”的亲笔题词,1986年至1988年,原莆田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座湮灭了三百多年的寺院遗址。至今存在争议。

元代时,嵩山少林寺主持褐裕还曾在和林、蓟州、长安、太原、洛阳分建五座少林寺,现均已不存。还有一座,就是位于泉州府城仁风门外、东岳山麓的泉州少林寺。
6. 泉州南少林寺的简介
泉州南少林寺,公元495年创建,位于泉州清源山余脉东岳山下。

泉州南少林寺是一个庞大建筑群体,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现存的东禅少林寺仅是泉州南少林寺的一小部分。

泉州少林寺经历过了“三兴三废”:唐天祐四年(907年),“少林寺反王审知附梁,被毁”;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诏修;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清源少林寺千僧反蒲寿康之降元,在东门外,格斗元兵三万,元唆都(元兵攻泉州将领)遣胡骑冲少林寺”,少林寺再次被毁;明洪武十年(1377年),州官黄立中“疏奏朝廷,敕修少林寺”;到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少林寺第三次被毁,“从兹无复敢修者”。

护国仁王禅寺的尺八绝唱

南宋时期,偏安江南,政经繁荣,禅宗兴盛。日本数以百计的名僧纷纷来此地名刹取经学佛,长则十余年,短则一两年。

宝祐元年(1253年)九月廿八,杭州黄龙洞附近的护国仁王禅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绵延深长的钟声唤醒了晨光,却抹不开凛冽的秋意。
八年前,南宋抗金名将孟珙在此买地建寺,从江西黄龙寺请来高僧无门慧开,任开山住持。时间,就像指间轻轻翻过的经书,一页又一页。禅师已习惯这般“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的清晨。

这天,寂静被一径直入内求见的日本僧人打乱。无门缓缓问道:“我这里没门,你是如何进来的?”

僧人双手合十答:“从没门的地方进来。”

“你叫什么名字?”

“觉心。”

无门即念偈语:“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如如,亘古亘今。”

这一年,无门71岁,心地觉心47岁。

他是日本镰仓时代的禅僧,欲入宋参拜临安径山寺的无准法师。淳祐九年(1249年),他从日本的博德港登上入宋的大木船,跨过渺茫的大海,历经两个月,在普陀山登陆,又坐船到了宁波,径直奔向临安的径山寺。但此时,无准已经去世。

他在径山寺住了两年,学会了豆酱和酱油的制作技术(后传回日本),又到湖州道场山护圣万岁禅寺、宁波阿育王寺、天台山国清寺等地学法参禅。入宋五年,他几乎踏遍了浙东的灵山秀水,却为未能遇到名师而感遗憾。一日,在宁波大梅山邂逅了本国和尚源心,得知杭州护国寺的无门慧开和尚是一代名师。

于是,就有了那一天,那个世间万物还没来得及醒来的清晨。

佛法讲究“缘”,缘来如此,无须多言。

从此,护国寺里多了一位日本和尚。
凝神听流水,放怀悟行云。寺庙外的竹林,春绿秋黄,随风声疏疏密密,起起落落。

一日,竹叶摇曳中,传来一阵空旷悠长的乐曲声。细听,似笛非笛,似箫非箫,声音清幽而不幽怨,空寂却不孤独,有一种超脱尘世大彻大悟的洒脱和淡定。

觉心一赏三叹,跪坐膝行:“太妙了!想不到世上有如此美妙的曲子。”

吹曲者乃居士张参。吹奏的乐器是一根一尺八寸长的竹管(因此得名尺八),吹奏的曲子则是祖传的《虚铎》。

张参放下尺八,长叹一声。这故事哪,说起来就像这曲声一样幽长。

唐宣宗大中年间,有一高僧名普化,资质异人,平日里出言佯狂,行为简放,喜欢振铎(大铃,古代乐器)唱偈,“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面八方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他居无定所,常常夜伏荒冢,昼行街市,时而歌舞,时而悲号,被世人当作疯癫和尚。有一位河南府的居士张伯,仰慕普化云游四方、振铎行化的风范,也向往铎音的美妙,想拜普化为师,被普化一口拒绝。无奈之下,喜欢吹笛的张伯削竹制管,模仿铎音,且只习奏普化的铎音,并将此曲取名为《虚铎》(后世又称《虚铃》)。

这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首尺八传世名曲。它被一代代地传下去,据日本史书记载,此曲传了十六代。张参便是张伯的第十六代世孙,淳祐年间入杭州护国寺随无门慧开修禅。

缘分是一种多么奇妙的东西啊。在张参的讲述中,在起起复复的竹叶声中,心地觉心似乎听到了从天际传来400年前普化和尚的铎音。仿佛一刹那的决定,他要向张参学习吹奏这妙音。

宝祐二年(1254),二月廿七。

掐指算来,觉心入护国寺修禅已半年,入宋已整六年。《虚铎》已经吹熟,佛法也悟得根本,他向慧开告知回乡之意,炷香拜谢恩师。

六月初,心地觉心带着张参的徒弟法普、宗恕、国作、理正四位居士,同船返日。后于鹫峰山创建兴国寺,在日本古代禅宗中称“法灯派”。

觉心与无门一直保持书信往来,他曾托人给无门带去水晶念珠等物,信中写道:忆在西湖,屡扣禅关,开发心地,肝肠破裂,胸中坦然,岂不是和尚方便之所致也。粉身碎骨,何足为报,日夜西望落日之邦,焚香驰想遥拜而已……

1259年,觉心再次收到无门的来信,和赠送的法衣、禅宗七代祖师图等,第二年,无门慧开圆寂。

在兴国寺,每当想起入宋修禅的时光,心地觉心会吹上一曲尺八。据记录兴国寺史实的《鹫峰余光》记载,因仰慕普化和尚振铎狂歌以寓禅意之遗风,觉心在山内建普化庵,常与四居士在参禅之暇吹奏尺八。久之,习者渐多,遂成普化宗一派。普化宗将尺八视为法器,把吹奏本身当作一种修禅,称之为“吹禅”。吹奏时,如同坐禅一般,以一音传遍诸佛,吹破迷蒙,济度众生,超越身心,融于万物。

张参传给觉心的《虚铎》,正是靠着这样的方式,一代又一代传承至今。直至现在,尺八已经成为日本广为流传的民族乐器,并被广泛运用于民谣、爵士、通俗音乐等领域。

据说,日本尺八的制作要求十分严格,取材毛竹根部,且放置五年后方可制作。竹管内壁处理非常精细,要涂上好几遍生漆,方可使用。鉴于尺八的选材苛刻、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流程长,因此,在日本,尺八的价格十分昂贵。

世间万物,终被历史的长河裹挟,面目全非,直至一去不返。若逢时光厚待,它许你一个跟世界告别的机会。

建于770年前的护国寺,在枯灯静坐中,在风吹雨打中,终于蒙上厚厚的尘埃,直至不见它的旧时模样。据清《乾隆杭州府志》记载,“元末毁,明洪武初重建,清嘉庆年间重修”。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松木场一带还有许多庙宇,后都在破除封建迷信的大潮中命运不保。

护国寺最后一任住持释常明曾描述过护国寺最后的模样:从曙光路南侧的大门进去,路过放生池,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两侧是厢房,法堂与厢房均为两层楼,房廊相连,雨天来往行走亦淋不到雨。

1954年,省里筹建浙江省艺术学校。为建设需要,护国寺被征用拆除,后因经费不够,大雄宝殿得以幸存。大殿经过改造被重新利用,和它所在的城市一起,感受时代前进的步伐,并试图融入其中。

据1955年就在这里工作的葛更生老师回忆,1955年至1957年,这里是文化干部培训班(后改名为省文艺干校),省内的文艺骨干、文化馆工作人员、电影放映员被送到这里培训。

仅存的大雄宝殿几经变脸,先是改成训练班的食堂,每到用餐时间,两百多人,每八人一桌,人声鼎沸,却秩序井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为新中国文化事业添砖加瓦的热情。

1958年,文艺干校变身为五年制的浙江省戏曲学校。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从各地选拔过来,大多都是贫穷的农家子弟,在这里学习越剧、昆曲、婺剧。此时的大雄宝殿又被改造成盥洗室,东西两侧各搭起数条水泥台,安装了水龙头。清晨,孩子们在这里洗漱完毕,开始一边洗衣一边练声。有时,这些睡眼惺忪的孩子,还没来得及把衣服洗完,练功时间已到,衣服便丢在盆里,一溜烟跑去集合练功。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殿先后改成美术教室和图书馆。这座曾是日本尺八音乐发源地的寺庙,终归还是跟艺术沾了点边,也算是一种慰藉。

1985年,艺校重修大殿。北面残破的窗户换成花格落地窗,屋顶阴阳合瓦处加上了飞檐。很多名人从这里毕业,比如茅威涛、陈辉玲、陶慧敏、何赛飞、王滨梅、周迅、董卿等。

只是,尺八与护国寺的渊源,像一块瓦砾,沉在了时间的长河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很多省市的外事部门都收到了一封日本胜田市的来信,一位叫斋藤孝介的72岁老先生执着地问:日本尺八发源地护国仁王寺在何处?

史上各地曾有多个护国寺,杭州市历史学会会长、时任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的赵一新凭直觉认为,尺八兴盛于唐宋,而杭州又是南宋时期的首都,中日佛教往来较多,这个护国仁王寺应该在杭州。几乎一整年的时间,他在图书馆查阅各种史料,逢人必问,互相佐证。一次座谈会上,他得知护国寺最后一位当家人释常明法师还健在,立即请他带路前往。

常明法师已近80岁,自1954年离开寺庙后,第一次回到这里。他特意穿戴一新,一件青灰色的袈裟,胸前一串长长的念珠,脚步轻快得像是去赴一个前世的约会。只是物是人非,他在艺校门口怔了半晌,才想起寺庙的位置应该在左侧。于是左拐,穿过教学楼间的一条小路,顺着记忆的牵引,终于来到一座熟悉又陌生的建筑面前——幸存的大殿,面阔11米,进深12米,24根高高的柱子撑起了抬梁式的屋架,墙面已经斑驳,油漆已经剥落,青灰色的瓦片屋顶沾满岁月的尘埃。

那天天气很好,阳光从门前两棵大树的叶间洒落下来。透过两扇破碎的玻璃窗可以看到,里面散乱放置着学生们还未完成的雕塑和绘画作品。

再一次站在这里,时间竟然飞逝了近40年。不可思议啊,常明法师禁不住抚窗感叹。年久失修的水泥地,已有不少开裂,一棵棵杂草从裂缝里顽强生长,在他脚踝处摇曳。

后来,经宋史专家林正秋证实,此庙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史载相符。

1992年春节之际,大雪纷飞,斋藤先生专程来到杭州。他虔诚地跪在大殿门前的雪地上,颤抖着缓缓取出一根旧得发亮的尺八,对着古庙吹了一曲又一曲……

雪花漫天飞舞,曲声禅乐般宁静幽远。

1997年。日本和歌山鹫峰山上,兴国寺。

法堂正中,悬挂着巨大的心地觉心的画像。法堂后面是禅堂,供佛徒们参禅打坐。穿过禅堂,顺着台阶式的长廊,是最令人敬仰的地方:开山堂。最高处,供奉着该寺开山祖心地觉心的木雕坐像。那是心地87岁时(1286年)命工匠所造,与真人一般大,现在是日本国家级文物。700多年来,每天清晨,兴国寺僧人都要在坐像前摆放三只碗,一只盛着水与温巾,给祖师洗脸,另两只是敬奉先师的早餐,一只盛放稀饭,一只盛放馒头。

这天清晨,阳光和煦,现任住持山川宗玄方丈正清理兴国寺珍藏的文物。他想将先师的木雕坐像移到专门房间供奉,却发现雕像的左脸部有几条不易觉察的蛛丝痕迹,请来文物专家检查,发现有小小的蛀洞,乃决定大修。检修中竟意外发现,坐像的肚膛内藏有许多部先师从南宋带来的经书!

就在山川搬动先祖的坐像时,冥冥中也扣动了远在中国杭州,一位叫孙以诚的二胡演奏家的心弦。他刚从笛子大师赵松庭那里听到斋藤先生在护国寺前雪地吹尺八的感人故事,下定决心要搞清楚尺八和杭州护国寺的渊源。

历史得以继承或得以还原,皆是因为认真、执着于真相的人。

孙以诚一次次往艺校跑,他想知道:护国寺、尺八、日本人、南宋人……700多年前,究竟这里发生过什么?

他查找了大量历史资料,国内资料虽有护国寺的记载,却没有日僧的记录。杭州宋史专家林正秋告诉他,因为中国历史上历来有一种汉文化至尊的思想,日本人来学习就来学好了,没有必要记载。

于是他换了个思路,在中国佛学研究专家杨曾文先生的指导下,在杭州图书馆找到了日本村上专精写的《日本佛教史纲》,书中对心地觉心在护国寺学佛时向张参学吹尺八有详细描述。后来,他看到记录兴国寺史实的《鹫峰余光》一书时,才知道,那时候的日本僧人对入宋修禅非常虔诚,每天都记录“旅行日记”,每天的行迹,时间、地点、所遇人物等,都一笔一笔记录下来,回国后又被后人保存了下来。

1998年,他把考证出来的资料写成论文并发表。远在日本的山川宗玄方丈知道后,两次到杭州实地走访,决定次年率团到杭州寻根认祖。

1999年11月26日上午,小雨。省艺校内,那座已被当作美术教室使用的殿堂,正门额挂上了“法灯国师700周年纪念”的横幅,室内清理干净,挂上了觉心与慧开的画像,供桌上摆放着鲜花与果品。

山川玄宗率领48位身着袈裟、挂络的寻根团员,吹奏着尺八,向着尺八的祖庭缓缓走来,而后久久跪拜在觉心与慧开的画像前。

日本尺八,终于在这里认祖归宗。

然而,终究未能躲过落幕的命运。

2002年夏天,在艺校工作了近四十年的葛更生老师,路过曙光路,看到自己曾工作过的教学楼屋顶正在被拆,走进去,拍下了护国寺最后一张照片。

几个月后,孙以诚先生得知艺校已经迁至滨江,此地将建省老年大学,匆匆赶去,怎料晚来一步,护国寺大殿倒在张牙舞爪的工程车下,已成一片废墟。

当年,考古文保专家毛昭晰先生关于保护护国寺的建议,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重视,有关部门做出易地迁建的决定。地址就定在与省老年大学一墙之隔的小百花越剧团后面。那些拆下来的材料,露天堆放在小百花基建处。

孙以诚曾多次给相关部门写信,呼吁尽快重建护国寺,但重建之日遥遥无期。

2005年,杭州进行几条主要干道的综合整治,其中有一个“重拾历史碎片”的项目,在改造道路的同时,把沿线的历史人物、典故用有形的方式表达出来。得益于此,护国仁王禅寺,这座南宋时期与日本音乐交流的遗址,以曙光路上一块石碑的形式,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百丈竿头成语故事

百丈竿头成语故事1

  【成语】:

  百丈竿头

  【拼音】:

  

  【解释】: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现多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禅师》:“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举例造句】:

  百丈竿头,不进则退。

  【成语故事】: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叫景岑(cén),号招贤大师,人们称他“长沙和尚”,他经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慢慢地作答起来。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

  百尺竿头不动人,

  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百丈竿头”也称“百尺竿头”。这个成语就是源于招贤大师所念唱的偈帖。

百丈竿头成语故事2

  【成语】: 百丈竿头

  【拼音】: bǎi zhàng gān tóu

  【解释】: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一片寂静。

  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立起来,问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请求大师解答。大师还了礼,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

  听讲的人发现,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尺竿头这则成语也称百丈竿头。

百丈竿头成语故事3

   bǎi zhàng gān tóu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成语故事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一片寂静。

  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立起来,问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请求大师解答。大师还了礼,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

  听讲的人发现,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ji)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罕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丈竿头成语故事4

  “百丈竿头”这则成语也称“百尺竿头”。比喻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要继续努力,不断攀登高峰。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ji)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一片寂静。

  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立起来,问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请求大师解答。大师还了礼,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

  听讲的人发现,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ji)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罕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一悟开南宗 众生皆成佛”—-拜谒六祖道场南华禅寺

其实我第一次知道“南华禅寺”还是因为读了比尔·波特的《禅的行囊》,这是一个美国老头儿在中国的禅宗探访之旅,读罢,随着对“禅”的初步了解,越发想沿着比尔的轨迹到书中写到的这些“禅”的踪迹走走看看,终于,一个机会促成了我拜谒这禅宗祖庭、六祖道场“南华禅寺”。

“南华禅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南华禅寺是六祖惠能的根本道场。

“南华禅寺”庙宇依山而建,殿堂在同一中轴线上,结构严密,主次分明。禅寺东边的“曹溪佛学院”已颇具规模,禅寺西边的“曹溪讲坛”业已建好,依次的“日光宝塔”、“拈花笑处”还在建设当中。

南华禅寺入口处的曹溪门广场。

南华禅寺的门票价格是20元。

南华禅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到了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一直沿袭至今。“曹溪门”是禅寺的第一道山门。

穿过第一道山门,只见到处古木参天、幽静清爽。不由得让人想起公元672年,禅宗六祖惠能和尚的感悟: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迎面椭圆形的放生池中央建有一座八角形、圆柱挑角的石亭,名曰:“五香亭”,跨越放生池的石桥将两道山门与五香亭串成一线。

宝林门是南华禅寺的第二道山门,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清代及民国时期皆有重修,山门两侧的对联是“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横批“宝林道场”。

跨过第二道山门,中轴线前是始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的“天王宝殿”,现在看到的天王殿则重建于清代,殿正中央供奉弥勒佛像,后面塑韦驮菩萨像,两边是四大天王塑像。

“大雄宝殿”初建于元成宗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虚云和尚将该殿移位重建。殿内供奉三宝佛,中间的一尊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两边分别是阿弥陀佛和消灾长寿佛,在三宝佛的屏墙后面,塑有一尊观音菩萨像,在大殿四壁之上,塑造了两尊菩萨和五百罗汉,东壁之上是骑狮的文殊菩萨,西壁之上是乘象的普贤菩萨,五百罗汉更是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站在大雄宝殿之上回望殿前的参天古木。

在大雄宝殿后墙边摆放的佛事仪仗。

站在法堂回望雄伟的大雄宝殿。

元代的铁铸“千僧锅”。

沿着中轴线继续拾阶而上就是“藏经阁”了,这里又被称作“法堂”。

“藏经阁”的原名叫做“御经阁”,始建于明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而现在看到的“藏经阁”则建成于康熙十一年。

法堂之后是“灵照塔”,这里也是南华禅寺最古、最高的建筑。灵照塔始建于唐先天年间(公元712-713年),后多次毁于兵火,现在看到的宋代风格的砖塔建于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灵照塔原是供奉六祖真身和收藏其生前用过的器皿的佛塔,因惠能和尚圆寂后被诏封为“大鉴禅师”,该塔又称为大鉴师塔。现在塔底的堂室安放着地藏王菩萨。

继续上行的“六祖殿”原称“信具楼”,是1981年按原来的风格复建的。六祖殿殿前悬挂的是李汉魂魏体木刻对联:“衣钵真传明心见性、菩提无树落叶归根”,殿内当中有仿阿育王式木塔佛龛三座,正中供奉唐代六祖惠能真身;左边为明代憨山德清和尚真身;右边为丹田和尚真身,殿内两侧分别陈列着六祖惠能当年用过的器皿、唐武则天赐给他的袈裟以及历代皇帝给南华禅寺的圣旨诏书。

自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开始,惠能大师来此说法37载,使南宗禅法大播于天下,南华寺也就有了“南禅祖庭”之称,并与嵩山少林寺并称为禅宗祖庭。惠能大师的真身作为镇山之宝更是让从各地赶来的信众瞻仰膜拜。惠能大师不仅是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而且其思想包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上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他们被称为“东方三圣人”。

在“六祖殿”的后面是中轴线上的最后一个建筑“方丈室”,走出禅寺侧门一下子又让你融入了大自然。

寺外古树参天、浓荫蔽日,随处可见的菩提树、水松、榕树、香樟等等古树据考很多已有500余年的树龄,这些更增加了仙山古刹的宁静肃穆氛围。

禅寺北部偏东方向有一石桥名曰“飞锡桥”,桥上建有一座六角方亭叫做“伏虎亭”。

走过石桥拾阶而上,眼前是一座石牌坊,上书“天下宝林”,背面上书“曹溪圣地”。

南华寺后东北方向的这一口山泉就是“卓锡泉”了,这口清冽甘泉又名“九龙泉”,泉的四周林木茂密,古树参天。

相传当年惠能和尚欲洗袈裟,但苦于无水,见后山树木苍郁,遂以锡仗卓地,泉水应声而出,故取名为“卓锡泉”。迎面的石雕壁画正是记录的这一传说。

石雕的东西两侧镶嵌着石刻的《六祖坛经》。

从飞锡桥折返回来,再向禅寺的东边行走不远就到了“智药三藏纪念堂”。

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法师是南华寺的开山祖师。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智药三藏尊者到中国去朝礼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中途经过曹溪口时,见这里山青水秀,手掬水饮,感到味美香甜,于是决定溯流而上。他看见了一块山水环绕、峰峦奇秀的地方,感叹这里宛如印度西天佛国的宝林山,应是沙门修道的最好场所,于是对徒弟说:此山可建梵刹,吾去后170年,将有无上法宝于此弘化。随后韶州牧侯敬中将此事奏于朝廷,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公元505年)建成宝林寺,到了公元677年,六祖惠能驻锡曹溪弘法。

从飞锡桥沿石阶向西就到“虚云纪念堂”了。

虚云纪念堂门柱上的对联是:“参见祖师必须空心无我、来到佛地总是宿世有缘”。

据说当年六祖慧能大师多次托梦,召虚云老和尚复兴南华禅寺。

虚云纪念堂再往西南边不远处是“虚云老和尚舍利塔”。

从虚云老和尚舍利塔沿禅寺边上向山下走,沿途会经过“海会塔”和“无尽庵”。

“无尽庵”属南华寺下院,始建于唐代,是中国第一位女禅师——无尽藏比丘尼的修行之地。现在的无尽庵是一九八六年重建的,正门上方挂着赵朴初题写的“古无尽庵”匾额。

无尽庵相比南华寺清净了许多。

山门东侧的“中山亭”。

经过中山亭,继续向东沿长廊边分布着“息心园”、“净心园”、“佛学院”。

“息心园”是为了专门接待那些前往南华寺祈福修禅且路途遥远的信众。

远眺“净心园”。

曹溪佛学院的教学楼。

佛学院向北是“惟因老和尚纪念堂”和“惟因老和尚舍利塔”。

惟因法师是虚云大师的弟子,是继虚云大师之后的南华寺主持方丈。

连接佛学院与大雄宝殿的长廊。

坐在长廊里拜读《六祖坛经》。

“禅”并非印度原产,而是印度佛教进入中华大地以后与本土的道教结合孕育出的新品种。

佛教的净土宗就像基督教,强调的是虔诚,而禅宗强调的是自立。

就整体而言,教育程度高的人更愿意选择禅宗,而教育程度低的人则更多地选择了净土宗。

惠能大师开创的南宗禅更适合普罗大众,而北宗禅和天台佛教则更能吸引知识阶层与生活优裕的上层人士。

修禅如同做研究,研究此时此地,研究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研究心。其实“每一念都是修行”,并不是非要看书才能学佛。一念即佛。思考空和有。研究这些就是修禅。喝茶也是修禅,吃饭也是修禅。

走出山门,看到曹溪门广场对面的山峦起伏,你是不是也觉得“禅是一切修行的基础”。

走出南华寺的山门往西边不远处就是“曹溪讲坛”。

“曹溪讲坛”于2011年7月奠基,2013年9月7日落成开光。

沿“曹溪讲坛”继续往西走过正在建设中的“日光宝塔”就到了基本完工的“拈花笑处”。

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得如来心印。达磨祖师一苇渡江,传西天密旨。递至六祖惠能,如来禅逐渐演变为祖师禅,禅宗真正中国化、平民化,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谈中国文化就不能绕开禅宗文化,谈到禅宗文化就不能不讲六祖惠能大师。——这便是最初拈花笑处的典故。

2007年9月13日(中国农历八月初三),是禅宗祖师六祖惠能涅槃的纪念日,南华禅寺为新落成的祖师殿“拈花笑处”举行开光仪式。祖师殿供奉有历代在禅宗传承过程中杰出的禅宗祖师铜像88尊。其中有六祖惠能大师像,也有近代较为出名的虚云、惟因大师像等,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禅宗祖师铜像群。

离开“拈花笑处”骑上小黄一路向西骑往韶关城方向,结束了这次参禅悟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