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银经典点说:最美不过是日常,微微著,责任编辑,中国林业出版社,邹爱

刘先银经典点说:最美不过是日常

刘先银经典点说:最美不过是日常,微微著,中国林业出版社,责任编辑,袁丽莉,邹爱

最美不过是日常,阳台上的花园梦,用心若镜,心如明镜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中,“用心若镜”就是将心态比作一面镜子。这种心态的特点是不受个人偏见、感情、欲望的影响,以平静、客观的态度看待事物,不将好恶、喜怒哀乐带入其中,只是如实地映照外物,顺应事物的发展。这样的心态可以使人对于外界的事物和环境保持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不被它们所影响,从而胜过它们而不受伤害。“心如明镜台”,则是将心态比喻成一座明镜台,也是一种清明、客观、无私的心态。心态如同明镜台一样,清晰透明,没有杂念、妄想,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干扰,从而可以客观地看待世间万物。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树原本就不是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镜子。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

从这个意义上说,慧能的参悟自然高出神秀许多。神秀仍然停留在内,而慧能却早已走出了自我,来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这样的心态可以使人清醒地认识到事物的真实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不被情感所左右,从而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

求同存异的种下你的花,开花看花和不系于田的花园

最美不过是日常,种下你的花,开花看花和不系于田的花园,听从你的内心,尊重个性。作者笔下的生活给了我们一种最为简朴的格调,自由,随心所欲,心无旁骛。把所有的心思都寄托在了那个简单而明了的不系于田的花园。

能够守得住庸常和琐碎,就是幸福。求同存异的种下你的花,开花看花和不系于田的花园。此刻,它就是一个港湾和庇佑所。任何人的需要都源自于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微微的渴望便是寻找一处净化心灵、洗涤灵魂和反思“宇宙之大”“品类之盛”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了万物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不能相互贬低、相互否定,这其实透露出对于个体的尊重。也可以说,庄子虽然强调要从天地自然的高远境界来观照世间万物,但他并不因此而忽略万物各自的特性。

庸常之中,微芒不朽。即便是岁月偶尔微恙,我们也在治愈它的伤,气势如虹的人生也好,庸碌如常的人生也罢,我们总是以一己之力,抵御生活之丧、之伤,因为总有一束光,让我们向善、至美又倔强。手捧这本并不算厚的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到厚重。在我读过的所有的书里面,其实它很薄。然而,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种下你的花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轻重之间,原来是一种承受与被承受的关系。这份轻轻的厚重,在我大口喘气之时,又有了一种如愿的回归,追求本原毕竟是每一个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情。

庇佑自己的灵魂,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倏和忽是当时南方用来形容时光飞逝的词),中央之地的帝王是浑沌。倏和忽时常到浑沌所在的地方相会,浑沌对他们很好。倏和忽就打算报答浑沌的恩情,于是他们每天给浑沌凿开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倏、忽二位给浑沌“日凿一窍”,看来确实是出于好心,但他们似乎不懂世间万物缤纷多彩的道理,而以“人皆有七窍”的一般状况来要求所有人,不顾万物各自的品性,将单一面貌强加于人。本来浑沌虽然七窍不分,显得很是怪异,不过他在自己的状态里活得好好的,一定要抹去他的个性,就是置其于死地。

两种心态都体现了一种超脱于个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态度,强调了心态的纯粹、无私和平静。只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够真正的洞悉事物的本质,不被外界所干扰,从而达到真正的自我解脱。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我们往往会被情感所左右,无法清晰地看待事物,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像庄子和慧能所提倡的那样,用心若镜、心如明镜台的态度来看待事物,才能够不被表象所迷惑,把握住真正的本质,不受外界的干扰,达到内心的真正自由和解脱。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用心若镜”,心会随着外界境况的变化而生出相应的反应,完全是被动的、承受的、不得已的,外物来时不拒,外物去时不留,对境心起,境过无痕。在慧能的佛学理论里,若心灵进至这样的状态,也就斩断轮回了。

镜子擦干净了又会怎么样呢?

就会像塞拉维诗中罗马人精心粉刷过的那面墙壁,明亮地映照出外界的一切事物,而最重要的是:外物来的时候,影像就显现;外物走的时候,影像就消失,没有一点点的黏滞和留恋。“用心若镜”的思想后来得宋儒润色,到程颢而大成。

庄子恐怕也想不到自己的核心主张将来居然会变成儒学吧。在庄子和程颢之间,禅宗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譬如禅宗初创的时候,卧轮和尚讲过一个偈子:“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大意是说,卧轮有一项本领,可以斩断一切思想,任由外境如何变幻,内心始终岿然不动,修行于是每天都在提高。慧能听说了之后,说这个偈子未明心地,若是依此修行,反而会束缚自己。随后慧能也作了一个偈子:“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大意是说,我慧能没啥本事,不能斩断一切思想,外境变幻之时我的心也随之反应,也不知道修行怎么提高。(《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我们一出生的时候,本来是毛发未生、奶味十足的人。世界给我们的,就是一个没有任何枷锁的身体和灵魂,我们含上奶嘴之时,不知不觉,就已经走向了另一个世界,并为此狂奔不已。我们懂得了依靠,懂得了取舍,懂得了利用…….后来,越来越多的喧嚣在聒噪我们的耳朵,在使我们不停地旋转,游刃有余之时,我们从未荒凉,上下浮沉之时,我们悲戚相加。就这样,一块通灵宝玉被扔进了炉子里,在漫天的硝烟和尘土中继续锤炼,热浪袭人,不敢睁眼。八十一难之后,一块熠熠闪光的环佩出现在我们面前,但却失去了先前的瑕疵,当然还有光泽。楚人卞和得一美玉,欲献诸王而砍手膑足,和氏璧去本成末而成飘零风雨的玉玺。从此,世界的本原消散了,灵魂未经允许而得受玷污,岂是尊重与护佑?

每个人的灵魂如人之真气,乃存世之根本。我们不想再耄耋之年的时候感叹自己做过什么,没有做什么;更不想后悔自己什么做错了,沾沾自喜什么做对了。因为我们需要时刻庇佑自己的灵魂。丢了魂的人,是没有思想的人,是毫无志趣的人。所以,选择拥有和品味,放弃占有和享受,去种下你的花,找回自己的灵魂,放进这个不系于田的花园里,慢慢去触摸最里面的那层东西,那么脆弱,那么纤细,却又柔韧绵长,足以拉开一辈子的距离。

我想,人生即在于前进。前进是因为我们站在了比昨天更高的位置上,而不是一味地在昨天的日子里蝇营狗苟,尔虞我诈。只有俯瞰昨天,才不会仰望明天。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用灵魂作为攀登高峰的绳索。简单的奋进,从来都不需要推土机和挖掘机的,那会毁了自己的理想。从灵魂出发,揣在心里,慢慢前进,即使淡却风月,何尝不失美好?

一路走好不容易,因为,魂牵梦萦的,是溶自己于这个世界的博大精深。我的生活,是简朴的生活,如同那座简朴而又新鲜的不系于田的花园,你不需要用颜色来告诉我什么地方该用什么来点缀,只要伫立在那里,它就是一个不可磨灭的生活印记,就是一个无法摧毁的灵魂雕塑,就是一个无须印证的思想真味。人生的根本意义,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得失成败。当人站在一个超越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去“仰观大造,俯览时物”之时,往往会“智以利昏,识由情屈”,所以究其本原所在,朴素主义者始终认为应该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世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四时兴衰,万物生灭,均在于宇宙的本体。由此,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这么些人,他们执着于人对自然的体悟、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统一的和谐观念。在中国,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上承王羲之,下启王维、孟浩然,一个凛然于世外的冷静思考者就这样从纷繁复杂的乱世之中脱颖而出了。

你所不知道的花开的声音

归隐田园,宁作一农夫,不作躬身吏。陶渊明用田园诠释了一个全新的生活,这就是“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的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陶渊明只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先行者。和梭罗相比,他似乎过于囿于形式而不敢迈出人们期待的内容那一步。究其本质来说,虚构的淳朴无争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毕竟悠渺难寻。因此,乡村生活成了陶渊明一个比较“现实”而又十分有限的必然依托。说白了,他并不算一个彻底明白的人。

简单的体力劳动和生活,反映了陶渊明的局促不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却又依然能“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我表示钦佩。说实话,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是做不到的。“愿”从何来?“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识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才是不求解脱的解脱,这才是真正的不系于田的花园。但是,归顺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和自由美中去呈现冲淡平和、旷洁悠远的人生境界,究其本身便已然违背了中国士大夫的审美品格,这一点陶渊明其实也意识到了,所以才有了“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老先生啊,你真的有些不太舒坦啊。从此以后,你的这“一亩三分地”确实就在来来回回的反复纠结中彻底“草盛豆苗稀”了。不过还好,历史依然给了你的幸运,“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成了你的社会理想,“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成了你的人生理想,第一次把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成了你情味独特的文学天地。妙笔生花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是中国诗人;局促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是士大夫并且成为后世之人顶礼膜拜的偶像。

“美是一种协调和比例”,这是东西方美学当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因素,区别于中国的唯心主义价值观,西方注重从本源上去探究万物究竟缘何而生,又因何而灭,这就是唯物主义的系统理论为什么一定会出现在西方而不是中国的原因。两者的审美差异显而易见。其共同作用是推动了人类理想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当人摆脱了低级趣味的时候,才会成为一个有志趣的社会活动中心人。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士大夫,不论是从上古时期老子,还是后来的荀子、庄子等人,从来都秉承一个理念:树立理想的框架,然后在往纲领式的框架里面填进去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其目的并不是那么明显,所以“境由心生”就这样脱颖而出了。不论是“以和为美”、“以形为义”,还是“以思为最”,中国人所追求的往往是形体之外的象征意义,并且以这种指导意义来彰示世人。这是为什么我们在千百年的学习中极容易产生效仿性意义的英雄的根本原因。壮怀激烈也罢,归隐山林也罢,无一不是这种审美心理的体现,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早在屈原纵身一跃的时候就已经被定格了。从此之后,人不再为人,他们都是节义或者道德这辆大车上的零件,即便蹒跚而行,落后了几千年,也无暇旁顾。毕竟。框架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发端于西方,有其本质上的思想根源。“以意为泉”的人本思想,“以境为高”的审美建构,决定了西方人在一开始便把人当作是第一要素。因此,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了布鲁诺一焚冲天的主要思想动力,也是贞德能够临死不屈的精神源头。一切思想,在西方人的眼里,都是由人堆砌而成,而不是由框架构成的。从这里出发,从我出发,去认识世界和了解自然,一切都是科学,一切都是艺术。

感悟自然,表达自己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种极其舒畅和嘹亮的自由之歌,一曲曲终人未散的绵长和无尽的探索。然而,站在更高的美学角度上说,他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其实他也一直在那个时代打转而已,东奔西突之后,所有的宁静都不是真正的宁静,毕竟,他从来就不是中国人。

道,可道,非常道。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是绝对意义的精神驰骋呢?

为庸常生活而歌 为觉悟浪漫而活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存放在人的五脏六腑当中。人的五脏六腑气血运行不通畅的时候,这些情绪都统统出来了。如何从头脑中化解,回归内心?

“要么你来拥抱我,要么离开我,爱和死亡会令我变成花朵”

“一朵玫瑰正马不停蹄地成为另一朵玫瑰,你是云是海是忘却你也是你曾失去的每一个自己”

“当你的玫瑰向我热烈开放,又何惧生活中陡起风暴”

“也许世界上有五千朵和你一模一样的花,但只有你是我独一无二的玫瑰”

“前途与玫瑰,来日与方长”

“在我荒瘠的土地上,你是我最后的玫瑰”

又是一个美好的春日,窗外澄澈的蓝天顺着阳光,映衬着白净的墙,平淡却宁静。

我想起了离婚排队的那个下午,

想起了飞机直线下坠的绝望无力,

想起了曾亲临葬礼上时的沉重与遗憾。

也有,

一朝穿越喜当爹天降妻女

一切,可能并不遥远。

我偶尔会想,人活这一世,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为在人生的体验,还是为还这一世的羁绊?

我不理解,也没想知道。

只是无虚伪而归顺自然。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

一切过去的,都成泡影;

那不美满的,都在充盈;

一切不可言喻的,都在运行;

那永恒的谷神,都引我们攀升。

——题记 北京 刘先银 2021年3月20日

选择快乐——那意味着你在选择果——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令诗人们敏感的一个现象就是时间流逝。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由圆而缺,常常触动他们的情思,激起他们的感慨;而年华飞逝所带来的压迫感,更使人深深感受到生命流程的短暂、事业理想的难成,这对于热爱人生的诗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痛苦。

一般的诗人都不免要感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而像陶渊明、李白、苏轼这三位杰出诗人更是如此,尤其在他们的饮酒诗当中,可称得上是咏叹良多。

像陶渊明感叹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人生奄忽、生命易老之感慨表露无遗。

在李白的诗中也不时地可见到这种心境,如: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苏轼也有类似的心境,

如“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等等感叹人生短暂,稍纵即逝的诗词句。

心灵的爱在腰部以上,肉体的情在腰部往下。爱是形而上的,情,是形而下的。

梦想是一场华美的旅途,每个人在找到它之前,都只是孤独的少年。

选择快乐——那意味着你在选择果——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

参考文献:

1.庄子《逍遥游》:鹏飞九万里而南为却又依赖风,斥燕无惧,却也无高。各自悲伤罢了。

2.郭象:“夫小大虽殊,而方于自得之物,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而各当其分,逍遥一也。

3.《庄子·天下》“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

所以,我来告诉你:逍遥就是从一切社会现实束缚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也是主观上绝对自由。从这里,只要你觉得是自由,那就是幸福的。你如此,梭罗也是如此,古今隐士,均是如此……这就是真正的意义。

4.孔子《论语》“性相近,习相远”思想的出现,标志着心理学体系的成熟。至德“中庸”的出现,是中国心理学的里程碑标志,是中国心理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刘先银书法作品,新华月报,2021年12月号/第24期

“大海深处,广袤荒漠。鲸,生于斯,长于斯,落于斯。鲸落,最后拥抱大海的方式。一朝鲸落,万物重生。鲸,悲寂潇潇下,繁荣此中开。鲸落,世上最为壮美的重生。”什么是鲸落?当鲸鱼在海洋中死亡时,它的身体最终会沉入海底,生物学家指出这个过程叫鲸落。

一座鲸的尸体可以支撑一组分解器主循环系统持续一百年;鲸鱼在深渊照亮了新的生态系统,因为它的身体慢慢下沉将成为各种海洋生物的重要食物资源。鲸落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鲸鱼中当身体沉入海底时,鲨鱼和一些甲壳生物以鲸鱼尸体的柔软度软组织进食。在此期间90%鲸鱼的尸体 将被分解。虽然每天可以吃40至60公斤鲸鱼尸体,但仍然需要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结束这个阶段。

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些无脊椎动物,尤其是多毛动物和甲壳动物,包括蠕虫和盲眼虾等,把剩余的鲸鱼尸体作为栖息环境,在尸体旁一点点吃掉残余物,这该阶段将持续大约两年。鲸鱼的整个生命生命系统正在形成。

第三阶段:仅当留下骨架后,一切刚刚开始。大量厌氧细菌进入鲸骨和其他群体编织,分解脂质,周围会形成回流回路,将其他组织转变为硫化氢——一种有臭鸡蛋味道的化学物质,之后成千上万的能自养海洋生物再将硫化氢转为能量,供它们生养与繁殖所需。这个阶段可以持续50到100年。

第四阶段:当残留有机物消耗殆尽后,鲸鱼骨头里的矿物质残留将用作礁岩成为生物们的集聚地,即使变成泥泞,也要护养一方。随着自己的死,它提供了一整套可以饲养数百只动物拥有百年历史的生态系统,为在荒芜中觅食的生物提供了希望。鲸落是留给海洋的最后的温柔。

在地球上,无数的生命共同组成庞大的生物圈。每一种生物,其实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活着的时候,它们各自绽放生命的光彩,死去的时候,或许是另一种“浪漫”。地球孕育万物生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善待生命,才能感知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