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你看过哪些好的散文集或者杂文集,可以分享一下吗
  • 有人说张爱玲每隔三年便读一遍《红楼梦》,她为何如此痴迷《红楼梦》
  • 有哪些心情美文
  • 求张爱玲的生平与其作品详细介绍,最好有其作品完成时的时间与背景,包括,赤地千里

你看过哪些好的散文集或者杂文集,可以分享一下吗

我独崇鲁迅先生的杂文,对此有很多很多评论,我不敢妄评。但我总觉得鲁迅先生的杂文,字里行间内涵极其深厚,即使他的敌人也不得不佩服。

有人说张爱玲每隔三年便读一遍《红楼梦》,她为何如此痴迷《红楼梦》

张爱玲十分迷恋《红楼梦》,她对《红楼梦》有强烈的认同感,《红楼梦》是张爱玲读了一生的书——从童年到晚年,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创作中,《红楼梦》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可以说《红楼梦》已经与她融为了一体。张爱玲多次谈到对《红楼梦》的入迷,在《论写作》中说到:

“像《红楼梦》大多数人于一生之中总看过几遍。就我自己说,八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只看见一点热闹,以后每隔三四年读一次,逐渐得到人物故事的轮廓、风格、笔触,每次的印象各不同。现在再看,只看见人与人之间感应的烦恼。——一个人的欣赏能力有限,而《红楼梦》永远是‘要一奉十’的。”

实际上,《红楼梦》影响了众多的作家,张爱玲是其中十分突出的一位。《红楼梦》是张爱玲读了一生的书,她对《红楼梦》十分地迷恋,这深度迷恋背后的原因:

张爱玲之所以如此迷恋《红楼梦》,与她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相似的身世与文化传统有着极大的关系。一方面是与曹雪芹相似的豪门生活经历,使她对《红楼梦》有着强烈的认同和理解,这种身世之感也为他们的创作带来了苍凉的背景;另一方面是与曹雪芹根植于同一种文化氛围,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她与《红楼梦》之间有一种相似的气质。

第一、张爱玲与曹雪芹有相似的身世——使两个人存在更多的共鸣

  • (1)张爱玲与曹雪芹,同样有着豪门生活体验

从身世来看,张爱玲有着煊赫的身世。她是名门之后,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朝的名宦,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母亲是南京长江水师提督黄军门之孙女。曹家先后担任过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两淮巡盐御史等职,深受康熙皇帝信任,并有多次在皇帝下江南时接驾的殊荣,家世也是十分显赫的,曹雪芹也有着豪门生活的经历。张爱玲出生之时,清朝已经覆灭,已经是民国时代了,作为封建大家族的张家也开始衰落,但生活在租界的张家仍然保持着旧式的生活习惯与排场,她的童年还是体验到了豪门繁华的生活,有花园洋房,众多的奴仆,出行有司机接送。家人不时谈起有关的往事的回忆都留存在她记忆深处,也引发了她对过去的好奇之心,在《对照记》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她对繁华过去和家族生活的回忆。这种记忆与体验是张爱玲独有的,同时代的其他的作家很少有她这种豪门的生活经历,他们大多数是出生在没落的书香门第,比如鲁迅、郁达夫等,他们更多地体会到的是家庭的没落,而并没有体会到繁华的过往。张爱玲与同样写作家族题材的张恨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张爱玲是有世家大族的豪门生活的体验的,是从豪门内向豪门外张看,熟悉那个大家庭中的一切。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也是以《红楼梦》为蓝本,以封建大家族为背景,描写豪门少爷金燕西和平民女子冷清秋之间的恋爱和婚姻纠葛。但是张恨水出身寒素,并没有经历过豪门生活,只是凭着想象从豪门外向豪门内窥探。因此,《金粉世家》虽然取法于《红楼梦》的豪门家族题材,但仍然具有平民化的特点。

  • (2)张爱玲与曹雪芹,同样有着家族由盛及衰的变迁

无法否认的是,盛极一时的辉煌都只是过去的记忆,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包括张家在内的这些贵族家庭还是以势不可挡的速度败落下去。张爱玲曾道“我三岁时能背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见着他的泪珠滚下来。显而易见地,清政府被推翻,清朝灭亡,所有的封建大家庭在进入民国之后,它都要走向没落的一个过程,因为封建宗法家庭依靠的是封建制度,进入现代社会,这些依靠封建制度的宗法大家族就彻底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与庇佑,它们都有一个必然的要没落、要崩溃的过程,作为封建大家族的张家也与其他封建大家族一样,也是要走向没落的过程,张爱玲的父亲也因此成了坐吃山空的遗少,张家已经不复昔日的繁华。曹雪芹同样有着家族由盛及衰的记忆,少年时代的曹雪芹亲眼目睹了家族的败落,在康熙皇帝死后,曹氏家族便遭到了抄家的灭顶之灾,曹雪芹也被迫从浮华奢靡的生活环境中走出来,日益落魄。其实封建家族发展到末代,它都有一个必然要崩溃的过程,这在《红楼梦》中也是有所体现的。《红楼梦》中的贾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家庭,繁华的表面下已经暗含着没落的气息,发展到末世的贾府的分崩离析也是必然的。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在这一回里,冷子兴就已经对现在的贾府不及先前的那般富贵作了必要的说明,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也是封建家族发展到末世的必然趋势,作为封建大家族的贾府也不例外。

  • (3)张爱玲与曹雪芹,同样熟悉旧家庭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与习性

《红楼梦》对旧家庭的描写使张爱玲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她对曾经生活的旧家庭是十分熟悉的,熟悉那个大家庭的一切,包括家庭生活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对它有着强烈的亲近感,对家族的记忆也是十分深刻的,这种深刻的记忆在《对照记》中是有所阐释的,“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从这段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对旧家庭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在她的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记忆中没落的贵族旧家庭,在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环境中,没落的文化背景之下,生活着一群颓废纨绔的遗老遗少,他们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逛窑子、娶小妾、捧戏子……

第二、张爱玲与曹雪芹共同演绎悲凉的主题——底色都是相同的,都充满了末世悲哀的荒凉

  • (1)张爱玲青少年时期并不幸福,父母离婚,缺少父母的关爱,产生了苍凉感

张爱玲青少年时期家庭生活并不幸福,父母的关系也不甚和睦,从小就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张爱玲四岁时,母亲就抛下她出洋留学,父亲也成为坐吃山空的遗少,在父亲这里,张爱玲感受到了封建家长特有的专横与残暴。家人之间的情感十分淡薄,隔膜也很深,最终父母还是以离婚收场,后来继母进门,与父亲一样,她也是抽鸦片的,这样的生活环境对张爱玲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父亲的家中,张爱玲因继母的挑唆被父亲毒打,并没有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反而让她产生了无尽的孤独感与落寞感,她认为:父亲的房间,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整个家族,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从父亲的家逃到母亲家中,在母亲这里,她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反而得到的是母亲的质疑与冷落。家庭的破裂以及父母对她冷漠的态度使她对世界充满了敌意,对各种人事都存在一种质疑与否定,在现实中,她更是以挑剔而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上的人事。张爱玲在旧家庭中体验到的一切,对她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她小说中的人物身上存在着的一些恶习:《茉莉香片》中聂传庆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抽鸦片的,《金锁记》中的姜季泽吃喝嫖赌又不务正业,《花凋》中郑川娥的父亲无所事事,游戏人生……生活在旧家庭的张爱玲看惯了旧家庭中诸如此类的现象,这也使她对这些存在有着深刻的印象,当看到《红楼梦》中关于家族生活的描写时,她的内心中便对《红楼梦》产生了强烈的亲切和认同感,因为《红楼梦》中的这些内容都是她十分熟悉的,生活于旧家庭中的她见惯了这些场景,这是她对《红楼梦》产生强烈认同感的原因。这种身世经历所产生的身世之感也带来了“末日”的危机感与苍凉感。

  • (2)张爱玲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时代,带来了“末日”的危机感

张爱玲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时代,在 1938 年,她考上了伦敦大学,但因为欧战爆发而无法入学,最终只能改去香港大学。毕业前夕又因战争未能从香港大学毕业。在战争面前,她明显地认识到人在战乱中是多么的渺小,是多么的无能为力,她也对未来也有着一种深深的荒凉感。对文明毁坏后的荒凉感在《倾城之恋》中有着这样的描写:一到了晚上,在那死的城市里,没有灯、没有人声、只有那莽莽的寒风……这里是什么都完了,剩下点断墙残垣,失去记忆的文明人在黄昏中跌跌绊绊摸来摸去像是找着点什么,其实是什么都完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人在战争面前的痛苦与无助,亲历过港战的张爱玲,与战乱中,她明显地感到前所未有的悲观与苍凉,战争所带给她的只是一种荒凉感。在战争中,张爱玲所感受到的悲观、苍凉与失落,使她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落寞感,这也产生了她对人类社会悲观的理解,在小说中,她也是以一种冷静的眼光审视着其中的人物。

在这一点上,曹雪芹也感同身受,家族(曹家)的兴衰必然会对他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富贵的优越心理到没落的失落心理,这使他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过去那种繁华的生活跌落到现在落魄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看尽了人世的沧桑和世态的炎凉,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在《红楼梦》中,繁华背后的苍凉一直是贯穿始终的,《红楼梦》同样有一种苍凉的背景。“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一步一步走向毁灭;纯洁美好的爱情被封建礼教无情地打散;青春美丽的少女们或是被折磨至死、或是郁郁而终、或是出家为尼……《红楼梦》的苍凉感也正是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被毁灭而表现出来的。

第三、张爱玲与《红楼梦》有一种内在的文化上的血缘上的关联

从文化传统来看,张爱玲与《红楼梦》有一种内在的文化上的血缘上的关联。其实张爱玲的小说真正与《红楼梦》相似的并不是很多,后来她还是转向以写洋场生活为主,尤其是写香港为主,她真正写封建家族题材的小说也并不是特别多,虽然不是很多,但我们并不能否认她与《红楼梦》之间存在一种相似的气质。那么多的学者在看到她的小说后,都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红楼梦》,也都认为她的小说和《红楼梦》就是有一种气质和文化上的联系。

  • (1)张爱玲与曹雪芹根植于同一种文化氛围

之所以能够产生与《红楼梦》相似的气质以及文化上的联系,是因为张爱玲与曹雪芹根植于同一种文化氛围,他们都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张爱玲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张爱玲是晚清的中国士大夫文化走向式微与没落之后的最后一个传人,……同时又生存于贵族文化的没落时期而携上了浓重的末世情调……”

这是毫无疑问的,张爱玲只是抓住了繁华生活的尾巴,更多的是看到了繁华的没落,家族衰落的背后隐藏着传统文化的没落,生于末世的她更多地体会到的是末世衰落的文化与腐朽的气息。

  • (2)张爱玲与曹雪芹,都有着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都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使张爱玲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她必然也会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家庭环境的存在就直接证明了张爱玲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也给她提供也不少阅读的机会,《红楼梦》这类古典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忧患意识、苍凉之感、悲剧意识等对她的语言风格、审美情趣、文化趣味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旧式家庭闲适的生活使她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对细节的观察上,她闲适的生活态度、鉴赏细节的能力等都与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关。这在她的《更衣记》中有着集中的体现,《更衣记》中对中国服饰三百多年的变迁的记录,集中体现了张爱玲的豪门生活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在《更衣记》中,张爱玲从回忆中晒衣服的这一场景写起,进而引出对中国女性的服饰的描绘,反映出不同的服饰细节与文化。在这一点上,张爱玲与曹雪芹有着相似之处,曹家也是清朝的豪门,曹雪芹的祖父与父亲也十分有才华,诗、词样样精通,曹雪芹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翰墨诗书”的家庭,这也注定了曹雪芹与传统文化之间必然的联系。

张爱玲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极大的兴趣,特别喜欢读书,她三岁时就能背唐诗,站在遗老面前背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她曾回忆她母亲在家时,每天早上醒来后佣人就会把她带到她母亲的房间,跟着母亲背唐诗。张爱玲的阅读范围十分广泛,对各方面的书籍都有所涉略,喜欢古典小说,尤其迷恋《红楼梦》,她曾将《红楼梦》作为她一切创作的源泉。她继承了《红楼梦》家族题材的传统,在家族题材的小说中,她描写着一群生活在没落贵族旧家庭中的遗老遗少。

  • (3)张爱玲与曹雪芹,都看到了世界繁华富贵的一面,也看到了世界满目疮痍的一面

封建家族发展到末世的衰落是其必然的结果,封建贵族阶级本身的局限性——以腐朽的封建文化为支撑,曹雪芹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虽然生活在没落的封建时代,但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封建文化的腐朽有着清醒的认识,虽然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内心深处还是存在着对繁华的过去以及家族生活的记忆的回味与留恋,有着一种不可割舍的情怀,这也为小说铺上了一层苍凉的底色。在这一点上,张爱玲也是感同身受,即对现实和人生有着清醒的认识,又对繁华的往昔生活有所留恋。张爱玲的这种认识自然而然地也影响到了她的小说创作,也成为了她小说苍凉的底色。

张爱玲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家庭氛围让她深受感触的是对传统现实世界有着清醒的认识,即看到了这个世界繁华富贵的一面,又看到了这个世界满目疮痍的一面,但她仍然在这个世界中,书写着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的歌者。简言之,虽然对腐朽的传统文化感到失望,感到无奈,但依然执着于人生。这种情感便是:“就因为对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虽然“弥漫着悲哀”,但仍然“喜欢”,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感情,类似的感触经常会出现在她的小说中,比如《留情》中对敦凤和米先生感情与生活的阐释: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敦凤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虽然感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是在平淡的生活中,他们依然相爱着,他们依然对生活抱有希望。这也正是以智者的眼光审视世界的张爱玲,即使失望,仍然执着。

张爱玲从小在上海生活和读书,后来又去香港读大学,她所接受的文化其实是中西并进的。但是,因为出生背景,从小生活在遗老遗少气息浓厚的家庭,所以,不可避免地使她在对于传统文化和旧式家庭的氛围的感受方面,远远比一般的现代作家所受的熏陶要深。在这点上,她与《红楼梦》文化传统的传承更为直接,她的身世与文化背景也使她不像其他的新文学作家那样对传统文化采取决绝的摈弃态度,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张爱玲最喜欢《红楼梦》,她的小说为什么最有《红楼梦》的神韵。

结论:

一是与曹雪芹相似的身世与文化传统,使两人存在更多的共鸣,与曹雪芹相似的身世,同样有着豪门生活体验,熟悉旧家庭,熟悉旧家庭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与习性,阅读《红楼梦》时便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理解和认同。二是家族由盛及衰的变迁,封建贵族及其家庭的腐朽注定了其走向崩溃的结局,这种身世之感也给他们的创作铺上了一层苍凉的底色。三是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氛围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张爱玲与《红楼梦》有一种相似的气质,根植于同一文化氛围,建立了一种内在的文化上的血缘的联系。

(图片均来自网络)

有哪些心情美文

谢谢悟空美文领域提问。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每个人的心情最是变幻莫测的,心情的起伏有的有迹可循却还有很多无法追根溯源,很多时候人的心情象农历八九月天上的云彩,“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描写心情的美文也是群多美文中最常见的,近代女性作家代表张爱玲更是擅长,她的经典散文【迟暮】就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关于心情美文:“… … 她再没有这资格,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惘;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为可羡了。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地酣足地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地殉着春光化去,好像它们一生只是为了酣舞与享乐而来的,倒要痛快些。像人类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长逝之后,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生活又将怎样度过?”

张爱玲将旧时代美人迟暮的那种心态描摹得淋漓尽致,可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各种哀怨各种怅然若失跃然纸上。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依然会面对岁月渐老,时光渐逝,但我们的心情还是要保持明媚,懂得微笑,学会坚强。优雅恬淡地面对世间纷纷扰扰的各种变幻,放下无谓的感怀,也许吹弹得破的肌肤起了皱褶,也许青丝添上了几缕华发,但如果我们的学识更丰厚、待人接物更得体、遇到突发事件更从容通达、我们的心情更清明平和,这种由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贵气雅致便是年华对新时代女性的恩赐。

人生是一场修行,心情就是这场修行中至关重要的一科。当一个人不再被心情辖制的时候,他的人生更容易前行。

在我欣赏的心情美文中一定是这样类型的。

*********&&&&&&*********

点击我的头像,主页的文章栏正在发表【生死渡劫红颜记】系列,文章是根据本人2018年年中的一场真实生死经历回忆。欢迎大家一起来加关注和围观,一起在评论区吐槽、转发,谢谢!

求张爱玲的生平与其作品详细介绍,最好有其作品完成时的时间与背景,包括,赤地千里

张爱玲 简历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亦是极为罕见。她家世显赫,外曾祖父李鸿章,祖父张佩纶都是清末名臣。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猝死于洛杉矶一公寓内,享年七十五岁。

张爱玲 – 简介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原籍河北丰润,1920年(一说为1921年)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张爱玲 – 主要经历

1920年~1930年

1920年9月30日(一说为1921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今静安区康定东路87弄,临近苏州河,周边是鸿章纺织染厂)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住宅中。

她的父母给她取名叫做张煐。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父亲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则是留过洋的新女性。

1922年,张爱玲2岁时,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在那里,张爱玲四岁进入私塾学习。同年,母亲黄素琼出国留学。1928年,张家又搬回了上海。

1930年,张煐被改名为张爱玲,这是为了上中学报名方便。“爱玲”为英文“Eileen”的译音。同年,张爱玲的父母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

1931年~1940年

1931年,张爱玲开始在上海白利南路美国圣公会所办的贵族学校圣玛利亚女中就读。

1932年,张爱玲在该校的校刊上发表了她的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1933年,在该校刊发表她的第一篇散文《迟暮》。1937年,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小说,并在这一年从中学毕业。

1934年,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与民国政府前总理孙宝琦之女孙用番在国际饭店举行婚礼。1938年,张爱玲与继母发生冲突后,离家出走。1939年,考入香港大学文学院。成绩优异,连获奖学金,并考取英国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前往。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专攻文学。

1940年四月十六日,《西风》月刊三周年征文揭晓,张爱玲的《天才梦》获第十三名。

1941年~1950年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 年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从事文学创作为生,租住赫德路爱丁顿公寓65室(常德公寓),与姑母为邻。回沪后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例如《婆媳之间》《鸦片战争》《秋歌》《乌云盖月》《万紫千红》《燕迎春》《借银灯》等。也替德国人办的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中国的生活与服装(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

1943年,张爱玲发表几篇重要著作,包括《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心经》等。

1943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并于1944年8月秘密结婚(婚礼上只有炎樱和胡兰成的侄女胡青芸在场)。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兰成匿名逃亡。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1948年,发表《十八春》(后来改名为《半生缘》)。

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梁京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发表小说。

1950年七月参加上海第一届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

1951年~1960年

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迁居到香港,向香港大学申请复学获准。赴港后到香港美国新闻处工作。

1955年,张爱玲乘“克利夫兰总统号”离港赴美。

1956年,她得到了EdwardMacDowellColony的写作奖金。同年8月,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结婚,并开始创作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三反、五反”时期。由于作品与当时中共的主流格调不合,被作为“毒草”而批判。在大陆文学界,张爱玲也因此长期被作为反面典型,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有所改观。

1958年为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编《情场如战场》、《桃花运》、《人才两得》等剧本。   

1960年成为美国公民。

1961年~1970年

1961年,张爱玲曾到台湾,是她有生之年唯一一次造访台湾。张爱玲先到台北,由名画家席德进带她四处看访,又在作家王祯和的陪同下到花莲观光。本世纪初,张爱玲一篇描写台湾游记的《重访边城》中文手稿曝光,这是目前仅见的张爱玲唯一一篇描写台湾的文章。

1967年,改编短篇小说《金锁记》为《怨女》,又名《北地胭脂》。同年,赖雅去世。这一年,张爱玲获邀担任美国纽约雷德克里芙学校驻校作家,并且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