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主竞赛,一个传奇流氓俄罗斯作家-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今年戛纳的主竞赛片单里,有一部我特别关注的电影——俄罗斯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的新作《利莫诺夫:埃迪的歌谣》。

戛纳主竞赛,一个传奇流氓俄罗斯作家-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新作《利莫诺夫:埃迪的歌谣》,入选本届戛纳主竞赛,由英国男演员本·卫肖主演

我关注它不是因为我是这位《盛夏》和《彼得洛夫的流感》导演的影迷,他的作品在我看来总是缺点章法和节制;

戛纳主竞赛,一个传奇流氓俄罗斯作家-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盛夏》(2018)

也不完全是因为主演本·卫肖,虽然他把主人公从二十岁演到七十岁的表演,很值得关注——自从成名作《香水》之后,本喵就没怎么演过戏份如此吃重的大男主戏。

戛纳主竞赛,一个传奇流氓俄罗斯作家-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我关注它的最重要原因,是它的原著文本真的非常、非常好看。

法国作家埃马纽埃尔·卡雷尔在2011年推出的这本非典型人物传记《Limonov》(文汇出版社在2017年推出过简中译本,名为《搅局者》),文笔洋洋洒洒又信马由缰,诉说了俄罗斯诗人、作家和极右翼政治活动家,被欧美媒体称作“俄罗斯的亨利·米勒和卢·里德”的爱德华·利莫诺夫离经叛道而又令人惊叹的一生。

戛纳主竞赛,一个传奇流氓俄罗斯作家-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从俄罗斯到纽约到巴黎

一幅冷战和后冷战画卷

从克格勃基层官员之子,到当地流氓少年;从俄罗斯地下诗人,到流落曼哈顿街头的流浪汉;从纽约上东区的豪宅管家,到风靡巴黎一时的异域作家;从在莫斯科白宫里怂恿副总统发动政变的异见分子,到成立一个七千人极右翼党派的政治人物……利莫诺夫的一生,哪怕拆成七八份,其中每份的信息含量依然要胜过凡俗之辈的整个人生。

难怪作者卡雷尔毫不掩盖自己对利莫诺夫的羡慕——作为一个终生处于法国中产阶级圈层,生活的最大流动性仅限于从巴黎十六区搬到十区的知识分子,他羡慕极了作为冒险家的利莫诺夫,既曾成为俄罗斯劳改营的阶下囚,又曾以作家身份做过纽约顶级酒店的座上宾。

利莫诺夫是个配得上一本三四百页传记的人物,不只因为他的经历,还因为他的性格:他如同一头郊狼,虽然总是独来独往,却对事物总保留着毫不妥协的诚实目光,不说假话,无所期待,也无所畏惧。显然,对于一个被现代文明世界保护得太好的巴黎文人来说,利莫诺夫被严苛环境炼成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和坚韧意志力,同样极为迷人。卡雷尔在《搅局者》中曾语带嘲讽地描写一位法国戏剧导演对俄罗斯的好感来源:“他每次过来都认为这里(俄罗斯)才是真正的生活;他说,在这里,脸才是真正的脸,留下岁月的痕迹,而在西方张张都是婴儿的面孔。”这位法国导演显然在羡慕俄罗斯人被苦难造就的深刻,而在某种程度上,卡雷尔又何尝不是如此?

但《搅局者》的真正精彩之处在于,它的野心不止于表现利莫诺夫本人,它还花了巨大篇幅,试图捋清造就了利莫诺夫这个怪物的整个时代环境,以及他人生旅程中途经的各个地域,在20世纪后半叶发生的剧变。

正是这种尝试,让《搅局者》的前四分之三部分,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史诗。在其中,斯大林、托洛茨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登场自是难免;布罗茨基、索尔仁尼琴、阿瑟尼·塔可夫斯基、叶夫图申科、叶罗费耶夫、米哈尔科夫、罗伯-格里耶、艾什诺兹、索莱尔斯等文人影人的轮番亮相(以及利莫诺夫对于他们的私人评价),更是精彩纷呈;同样精彩的还有卡雷尔随着利莫诺夫的足迹带出的一张张历史景片——从解冻到复冻再到解体的苏联、在苏联解体期间乱象丛生的罗马尼亚、种族冲突复杂不堪的巴尔干战乱、六七十年代嬉皮运动席卷东西海岸的美国,以及在苏联解体后被政客出卖给寡头的俄罗斯……它们组成了一幅跌宕起伏的时代画卷,使卡雷尔尽情挥洒他兼具史学家和武侠作家才华的文笔,而在最后,终又指向一个命中注定的结局: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掌权。当读者被利莫诺夫种种乖张极端的想法与行为所惊骇时,卡雷尔却适时地给了大家一记闷棍:你们之前看到的还不算什么咧。

在这个叙述过程中,卡雷尔金句频出:

“有一条成见说,诗人在俄罗斯就像通俗歌手在法国那么受人欢迎。对俄罗斯的成见多得很,但至少这条千真万确……在俄罗斯的一座工业城市出了一名学诗的学徒工,就像在今天的巴黎郊区出了一名饶舌歌手,他们可以对自己说,这是他们不去工厂干活或不犯罪吃官司的机会。”

“苏维埃制度最毒害人的一面是,除非做殉徒,否则不可能做个诚实的人。官员若不完全是个白痴或玩世不恭者,会耻于自己做的事,会耻于自己这么个人。他们在1957年写大块文章揭发帕斯捷尔纳克,1964年揭发布罗茨基,1969年揭发索尔仁尼琴,而在心底则在羡慕他们……最窝囊的人会叹气,如果事情取决于他们自己,他们会跟着这些令人奋发的例子来做,可是啊,他们有家室,还有要学习多年的孩子,这些话都理直气壮,于是大家都只能合作而不表示异议。许多人变成酒鬼,有的人像法捷耶夫那样自杀了,最狡猾的,也是最年轻的,学习在两边押宝。这样做是行得通的,当局也需要哪些温和的半异见分子,用于对外出口。阿拉贡为此成了职业老手,他的专长是在法国张臂欢迎;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则擅长于派这样的用场。”

“我不认为这些僭越行为会让斯蒂芬(注:利莫诺夫时任管家的纽约豪宅之主,原型为阿斯顿·马丁公司联合董事长Peter Sprague)极度烦躁,因为我想所有仆人多多少少都梦想在他们主人的床上做爱,有些人的确这样做了,雇佣仆人的人要不是白痴,是知道这件事的,闭上了眼睛而已。重要的是完事以后一切都整理妥当,床单放进洗衣机滚一滚,这件事可以相信爱德华(利莫诺夫)会做的。”

“爱德华的听众同意他的看法,但他还是没法阻止他们去投执政党的票,因为在俄罗斯,当人们有权利投票时,总是把票投给执政党;情况就是这样。”

“当俄国人开始对他们的祖国产生幻想,谈到他们帝国的辉煌或使命的纯洁性,说什么‘俄罗斯啊,没有必要努力去理解,而有必要去相信’时,俄罗斯离麻烦就不远了。让俄罗斯人过上或是试着过上一次正常的生活,这要有价值得多。”

隐没在普京影子中的失势者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局外人,一个不可避免地对俄罗斯抱有某种猎奇心态的第一世界知识分子,卡雷尔已经对俄罗斯做出了足够多的理解和共情尝试。他没有不问缘由地站在西欧视角的一边对俄罗斯做判断,而是尽可能去呈现事物背后的语境脉络,让读者了解事物诞生的由头。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利莫诺夫在一生中发表了如此多乖张言论,做出了如此多极端行为(包括成立一个法西斯倾向政党),作为读者,你还是很难去恨这个人。当然这也与作者卡雷尔的个人喜好有关——他显然敬佩利莫诺夫,甚至在部分段落试图为后者赋予某些品质:对他人的关心、对不平等的仇视、某种劫富济贫的江湖侠气。但这些特质与卡雷尔在其他部分中塑造的利莫诺夫不太相符,依我作为读者的判断,它们在利莫诺夫身上或许根本不存在。

而在《搅局者》的最后四分之一部分,卡雷尔则遇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随着终极大boss普京的出现,利莫诺夫作为主人公的合法性,彻底消弭在了前者的阴影中。毕竟,利莫诺夫宣扬的右翼民族主义思想,与普京宣扬的一系列想法并无不同;两人之间的唯一不同在于,普京有能力和行动力将这些想法转变为现实,而利莫诺夫没有,这让他既生气又嫉妒。卡雷尔在书中也用寥寥几笔写透了利莫诺夫的窘境:

“我在本书题铭中引用的话,我相信普京说的时候是真诚的,是心里话;心大家还是有的。他这话说进俄罗斯每个人的内心了,首先是利莫诺夫;利莫诺夫若处于他的位子,肯定也会像普京那样说和那样做。但他没有处在他的位子上。留给他的位子是规规矩矩的反对派位子,对他是那么不伦不类,他所保卫的是他不相信的那些价值(民主、人权,所有这些胡说八道),跟他站在同一边的那些老实人,他们体现的却是他一直轻视的东西。不算走投无路,但也相差无几,在这样的情境下(他)很难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

这终究也造就了《搅局者》的头重脚轻。

全书前四分之三为利莫诺夫注定不凡的生命做了种种铺垫,然而在万众期待的最后四分之一本书里,利莫诺夫却彻底失去了方向。人们也因此很容易看穿他的实质——想得太多,做得却不够多。《搅局者》的前四分之三部分里,朋克范十足的利莫诺夫一针见血地对诸位政治与文化名人发表着意见,似乎只要轮到他登台,他一定会比这些人做得更好;但他终究没能兑现这些承诺,这几乎摧毁了他身为传主的正当性,当然我们也可以揣测,卡雷尔之所以拿他当主人公,只是看中了他所途经的时代和地域,能为自己介于虚构与纪实、小说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写作才华提供最大化的可能。

关于电影改编

《搅局者》无疑是一本充满缺憾的佳作。卡雷尔同样也是电影编剧和导演(代表作《乌斯特雷姆》),在《搅局者》中他数次拿马丁·斯科塞斯电影的主人公与利莫诺夫做对照,可惜利莫诺夫既没有坠入《出租车司机》主人公的谷底,也没有走上《愤怒的公牛》主人公的世界巅峰,现实与幻想、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差别,有时候就是如此错愕荒诞,却不可逾越。

但《搅局者》也有其成功之处。卡雷尔以局外人的目光,为近七十年间的俄罗斯凿开了一扇窗口,我们无法像阅读《二手时间》一样从这本书里直接获取俄罗斯生命体验,但这类局外人视角,或许对某种程度上同样身处局外的我们来说更亲近友好,也更具旁观者清的中立性。

至于电影改编版《利莫诺夫》,其制作已经进行了七八年——早在2017年,业内就公布过本片进入前期制作的消息,当时为项目掌舵的导演还是《冷战》和《修女艾达》的波兰裔导演帕夫利科夫斯基,为利莫诺夫一角寻找的也是俄罗斯本土演员。

但在七年间,事情发生了不少变化。帕夫利科夫斯基虽然参与了成片剧本创作,却最终放弃了此项目,因为他坦承,他在筹备过程中对利莫诺夫失去了兴趣。随之而来的某种程度上的好消息是,接棒的谢列布连尼科夫,算得上利莫诺夫真正意义上的同胞;随之而来的某种程度上的坏消息是,整部影片从原本构想的俄语片,变成了英语片,这就意味着所有演员都要在片中说口音奇怪的英语对白。

这两个变化,会为影片带来相互矛盾的两种可能。一方面,谢列的加入可能会让《利莫诺夫》更具俄罗斯本土视角;另一方面,语言的变更却可能愈发强调卡雷尔原本的局外人目光。事情变得复杂,我们只有等影片在戛纳首映后才能得知结果。

但不论怎样,《利莫诺夫》和《搅局者》都会是一次让我们理解俄罗斯这头巨兽的机会。如果你对俄罗斯心生好奇却不知从何入手,如果你在俄罗斯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看到许多能映入自身现实的事情,那么,就去读这本书,或是期待这部电影吧。我相信它们不会浪费你的时间。

/TheEnd

点击查看 往期戛纳相关

在她之前,这个国家三十年没进过戛纳主竞赛

明天就能在电影院里看戛纳新片了

聊聊戛纳电影节的选片「内幕」